利用非粮食资源,广辟食物来源
长期以来,解决粮食问题只囿于粮食作物上做文章,中国农民根深蒂固的小农经济思想也把粮食生产取代整个大农业。在 50 年代末由于政策失误, 出现严重粮荒的“困难时期”后,又不顾因地制宜原则而片面机械执行“以粮为纲”的方针,于是在林区出现伐林开荒,在牧区把水土条件最好的冬春草场也开垦种粮,在南方很多具有蓄洪功能的大湖水体也筑圩造田,其结果是得不偿失,造成难以弥补的失误。
要较好地解决粮食问题,必须拓宽视野,广辟食物来源,调整农业发展战略。除了确保粮田面积,利用耕地抓紧禾本科粮食作物的种植,主攻粮食单产,走“高产、优质、高效”的路子,发挥耕地的潜力外,还应面向整个国土资源,有计划地加以开发,并同生态环境的治理结合起来,逐步形成耕地农业、山地农业、草地农业、水体农业及庭院农业五位一体的大农业体系,
也就是五元结构。特别是中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又拥有辽阔的海域,山和海都是未来食物的重要来源,念好“山海经”,将对解决中国粮食问题,起到重大作用。
国际学术界提出解决人类食物问题,要开展绿色、白色、蓝色“三色革命”来改造大农业。①“绿色革命”。耕作业的实质是通过种植绿色植物来进行太阳能的转化工作。而农作物的最高可能产量决定于接受太阳能的多少和光能利用效率的高低。目前一般作物生理辐射利用率世界平均仅为 0.3%。但从光合作用本身的效率来计算,理论上最高利用率可达 20%。根据这一推断,地球上每亩地一年总生物学产量可达 1~3 万公斤。换言之,如果全球的农田、森林、草地等将太阳辐射能的 20%转化为有机物,就可得到干物质 300 亿吨,相当于 100~150 亿吨粮食,是目前全世界谷物年产量 17 亿吨的 6~9 倍,可见其潜力之大。②“白色革命”。在地表植物界中,草是种类最多、适应性最强、更新速度最快、生长面积最大的一种生物资源。利用草类资源, 发展以奶牛为主的畜牧业,是获取大量奶品肉类的有效途径,可大幅度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顾名思意,由于奶品是白色,因而称“白色革命”。目前, 很多经济发达国家都把发展奶品、肉类业当作一项增加食物的重要战略措施来抓。例如世界农业先进国荷兰,即用 2/3 的耕地来种饲料和牧草,为畜牧业打下坚实基础。如果按今天荷兰的生产水平,将全世界的草类、野生饲料植物以及作物秸秆都用于畜牧业,则世界的奶、肉、蛋产量将猛增 200 倍, 其潜力十分惊人。③“蓝色革命”。蓝色的海洋占地球面积 71%,在浩瀚的水域中,生物品种繁多而且数量巨大。除了鱼、虾和贝类外,许多浮游生物和海藻,也可作为人类食物来源。据估算,全球海洋每年繁殖的各种生物量约 400 亿吨,是目前海洋渔业总产量的 530 多倍。因此建立大水域尤以海洋为主的水体农业,大力发展海洋生物养殖业,并向“海洋农牧化”发展,将为人类开辟一个巨大的食物库。“三色革命”为中国大农业发展和解决粮食问题,指明了美好的前景。
中国山区面积占全国 2/3,在山区分布着全国 1/3 的人口,40%的耕地, 90%的原始森林和经济林,繁多的矿产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6.8 亿千瓦的水能资源,16 亿亩草山草坡,山区生产全国 1/3 的粮食和 84%的木材。山区又具有发展木本食物的良好条件,调整林地结构逐步增加木本食物生产的前景十分广阔。就全国而论,南方亚热带和热带山区的开发潜力最大,这里高温多雨,水源充足,山体不高,山、丘、谷相间,土地生产力高。南方山区的总面积将近 100 万平方公里,实有耕地面积约 1.7 亿亩,林地(包括乔、
灌木) 8 亿亩,有 4 000 多万亩的宜农和宜果荒地, 4.6 亿亩的宜林和宜牧草山草坡,有条件建设成为包括木本粮油基地、用材林基地、热带作物及热带水果基地、茶叶基地与牧业基地的综合性大农业的战略后备基地,可对解决粮食问题起到直接和间接的作用。
中国沿海可发展养殖业的海域面积有 3 900 万亩,现仅利用 28%;内陆
湖泊和水库面积 1.9 亿亩,可供养殖的水面将近 1 亿亩,目前已利用 69%;
中国沿海有绵长的滩涂地带,其中潮上带 1977 万亩,已开发 666 万亩,潮
间带已开发 953 万亩,尚有 3 300 万亩可开发,是发展水产养殖(已开发 500 万亩)及农、林、牧、旅游、运输业等生产的基地。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水体养殖业突飞猛进,在世界上已跃居重要地位,今后在解决粮食问题中, 将愈来愈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将坚持“以养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的方
针,积极扩大内陆淡水养殖面积,进一步开发利用浅海滩涂,发展远洋捕捞。争取到 2000 年,水产品总量达到 3 200 万吨,人均达 25 公斤。
中国有草地面积 59 亿亩,占全国土地面积的 41%,在人口日益增长、粮食日益紧缺的情况,利用草地,增产食物,显然是一个重要出路。目前由于国家投入草场建设的资金少,畜牧业经营粗放,对草场的利用强度不断增加, 造成大面积退化,其中比较干旱的北方草地已有一半面积退化。而生产条件较好、潜力又较大的仅占草地总面积 20%,约 12 亿亩,可作为开发建设的重点对象。包括:①处于北方农牧交错地带的草甸草原及草甸,约有 6 亿亩。这里年降水量 350~450 毫米,土壤肥厚,如将该类型的 40%改造为人工草地, 10%建为人工饲料地(合共 3 亿亩),则该区年可生产饲草 1.5 亿吨、青贮
饲料 1.5 亿吨、饲料粮 180 亿公斤(与目前北方牧区总饲料量相当),将可
年产牛羊肉 120 万吨,比目前水平提高 6 倍。②南方草山草坡,共约 6 亿亩。这里水热条件好,生长期长,产草量高(但草质差),如将其中 1/3 条件较好地段改造为高产优质人工草地,可养绵羊 1 亿只,年产羊毛 40 万吨(相当
于目前全国牧区羊毛产量的 3 倍多),如饲养肉牛、肉羊,可年产牛羊肉 100 万吨。此外,农区秸杆年产约 6 亿吨,目前仅利用 30%,如将未利用部分的一半约 2 亿吨进行青贮、氨化等处理,可满足 4 000 万头牛的粗饲料,则年
可增产牛肉 64 万吨。从多途径来开辟新的食物来源,有助于解决粮食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食草型、节粮型动物食品发展较快,耗粮较多的
猪肉占肉类的比重已由 1978 年的 90%下降到 90 年代中期的 70%, 今后还将继续下降。今后在牧区,应加强草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提高载畜能力,大规模进行草地改良和人工种草,发展饲料加工业,提高生产率。在农区,应利用农作物秸杆养羊、养牛,大力发展配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发展青绿饲料和南方水生饲料。争取到 2000 年,肉类总产量达到 5 850 万吨,人均
45 公斤,禽蛋总产量达到 1750 万吨,可维持较高的人均水平,以促进食物消费结构的进一步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