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将建成国家级棉、粮、糖、畜、果生产基地

  1. 棉花基地。新疆是我国最古老的棉区之一。解放前只种植土种棉, 面积小,1949 年仅 47 万亩,产量不及 10 万担(1 担合 50 公斤,下同)。由于新疆植棉条件优越,不仅能适宜早中熟陆地棉的生长,而且南疆部分地区和吐鲁番还能满足早熟细绒棉的生长要求,因而解放后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棉花得到迅速发展。棉花种植面积和比例不断扩大,1966 年起棉花成了经济作物中的主导作物,特别 90 年代以来日益扩大(见表 15.1),1995 年, 棉花种植面积、总产量和亩产量都居全国第一位,总产量占全国 1/4。1996 年总产量达到 102.5 万吨。新疆无疑将建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基地,

计划到 2000 年面积将扩大到 100 万公顷,总产量达到 150 万吨。1979~1994

年累计调出棉花 253.7 万吨。为建成棉花基地,除巩固发展南疆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古老棉区外,还需加强沿天山北麓西段的玛纳斯-奎屯、博乐-精河绿洲新兴棉区的建设。1985 年以来,吐鲁番、博乐、巴楚、麦盖提、沙雅、莎车、洛浦、乌苏、岳普湖、疏附、库车、阿瓦提、叶城等被列入国家优质棉基地。

表 15.1 新疆粮食、棉花、甜菜的面积与产量变化

年份

粮食

棉花

甜菜

种植面积

(公顷)

占总播

(%)

总产量

(万量)

种植面积

(公顷)

占总播

(%)

总产量

(万吨)

种植面积

(公顷)

占总播

(%)

总产量

(万吨)

1949

86.90

84.6

84.77

3.34

3.3

0.51

200 亩

29 吨

1952

113.59

82.7

133.09

6.51

4.7

1.31

3000 亩

4000 吨

1957

135.08

79.1

145.57

11.21

6.6

3.57

3450 亩

0.1

3800 吨

1965

221.01

79.2

332.34

15.90

5.7

7.93

1.22

0.4

15.97

1978

231.07

76.5

370.01

15.04

5.0

5.50

1.77

0.6

16.37

1985

185.30

65.1

496.65

25.35

8.5

18.78

1.550.5

40.69

1990

182.66

61.3

676.89

43.52

14.6

46.88

6.69

2.2

224.37

1991

177.00

58.3

672.52

54.69

18.0

63.93

7.42

2.4

256.85

1992

173.03

56.4

706.27

64.33

21.0

66.76

8.42

2.7

329.07

1993

169.76

56.7

720.37

60.64

20.2

68.00

5.99

2.0

236.91

1994

149.60

50.0

666.17

74.98

25.0

88.21

7.68

2.6

299.24

1995

159.33

52.2

730.16

74.29

24.3

93.50

7.11

2.3

288.14
  1. 粮食基地。新疆适宜于小麦、玉米、水稻、豆麦及多种杂粮的生产。长期以来实施“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新疆垦荒规模显著扩大,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粮食生产得到稳步增长,1978 年以来已获得 19 个丰收年。1995 年粮食总产 730.16 万吨(表 15.1),是 1949

年的 86 倍,粮食单产由 1949 年的 65 公斤/亩提高到 1995 年的 305 公斤/亩。

60 年代,新疆曾有粮食外调兄弟省区。文革中期的 1970 年到 1982 年新疆粮食生产下滑,每年吃调进粮 10~20 万吨。1984 年结束吃调进粮局面,1985 年开始又重新向外省区调粮,每年大约外调 20~30 万吨。1985~1994 年累计调出粮食 275 万吨。

新疆完全有条件建成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只是受到区位和运输成本的制约。解决余粮的办法,可将多余粮食适当外调邻省和中亚各国,或就地转化, 多生产肉食和其它畜产品。

  1. 甜菜基地。新疆甜菜种植条件优越,甜菜单产高,含糖率高,经济效益好。一般含糖率为 17%左右,平均每公顷单产达 37.5 吨。为发展甜菜生产优势,从 80 年代后期起,在国家支持下,新疆实施了“棉糖基地建设”项

目,甜菜种植大幅度增加。1990 年发展到 6.7 万公顷,产甜菜 224.4 万吨。

1994 年发展到 7.68 万公顷,产甜菜近 300 万吨。

至今已形成石河子、霍城、伊宁、焉耆、昌吉、呼图壁、福海、额敏等甜菜集中产区。现已建有 15 个制糖厂,日加工能力已由 1980 年的 2 400 吨发展到目前的 3.65 万吨,食糖总产量从 1984/1985 年榨期的 7 万吨,增加到 1994/1995 年榨期的 33 万吨。1995 年产糖 30.18 万吨,为 1985 年的 4.2 倍。1993 年食糖出口量曾达到 29.2 万吨。预计到本世纪末甜菜面积可扩大到 18 万公顷,产甜菜 600 万吨,年产机制糖 70 万吨,将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糖料基地。

  1. 瓜果基地。新疆瓜果的色泽、含糖率均优于内地省区,且具备独特的瓜果生态条件。目前全疆有果树 16 科 35 属 75 种 17 个变种共 500 余个品

种。全疆有果树面积 15 公顷,1995 年水果总产量 114.34 万吨,西瓜、甜瓜

种植面积 2.52 万公顷,总产量达 68.75 万吨。除了自食,约有 20%外调(包

括加工)。至本世纪末,瓜果面积将达到 30 万公顷(其中果树 22 万公顷),

瓜果总产 400 万吨以上,可提供外调果品 250 万吨以上,使新疆成为名符其实的优质瓜果基地。已建和拟建的果品生产基地有:无核白葡萄基地(吐鲁番、和田、叶尔羌河中游),商品杏基地(喀什、阿克苏),西瓜商品生产基地(北疆铁路沿线地区),香梨基地(库尔勒),苹果(伊犁、阿克苏), 无花果(喀什三角洲),巴旦木与阿月浑子生产基地(莎车、英吉沙),红枣(阿拉尔垦区和叶尔羌河中游),核桃(和田、阿克苏),石榴(喀什) 等。

  1. 畜牧业基地。自古以来,新疆畜牧业著称于世。草地广阔,牧草丰盛,历史悠久,畜种优良。解放后 40 多年来,在牧区开展了水利、棚圈、牧道、桥梁、围栏、人工草场和居民点建设,改善了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培育了许多优良新畜种。如伊犁马,体格高大,体质结实,速度快,挽力强;新疆褐牛,为乳肉兼用型奶牛,适应性强,耐粗饲,适应放牧饲养,年产奶量可达 3 400 多公斤;新疆细毛羊,是我国培育的第一个较优良的毛肉兼用绵羊品种,毛质好,产毛量高,肉质肥嫩;中国美利奴羊,其素质可与澳大利亚美利奴羊媲美。全区有 14 万多户牧业户,牧民 86 万人,主要为哈萨克和

蒙古族。1995 年,牲畜存栏已达 3 724.32 万头(只),为 1949 年的 13.8

倍,年产肉 43.28 万吨,为 1949 年的 5.1 倍,产羊毛 5.66 万吨,为 1949

年的 7.3 倍。此外还建成一批牧业生产基地,如以伊犁、塔城为主的细毛羊基地,以阿勒泰、昌吉为主的肉用畜基地,以阿克苏、克孜勒苏、巴音郭楞、哈密等地为主的绒山羊基地,以和田为主的半粗毛羊基地。并已建成富蕴、阜康、温宿、和静等草原建设项目。1988~1993 年间,在世界银行粮食计划署援助下,在阿勒泰地区建成了 3.53 万多公顷的草原项目(即 2817 工程), 是自治区面积最大、设施齐全、现代化式的牧业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