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双重区位与地缘格局的深刻变化

  1. 新疆位于欧亚大陆中心,运离海洋,偏远闭塞。新疆深居亚欧大陆腹地,东到太平洋 2 500~4 000 公里,西至大西洋 6 000~7 000 公里,南

离印度洋 1700~3 400 公里,北距北冰洋 2 800~4 500 公里。经测算,亚洲大陆地理中心(简称“亚心”)就在乌鲁木齐西南郊乌鲁木齐县永丰乡包家槽子村附近,地理坐标为东经 87°20′,北纬 43°41′。与我国东部沿海相比,新疆偏居西北边陲,路途遥远。从乌鲁木齐到全国各省市区的铁路平均距离为 3 760 公里,至最近的出海口连云港长达 3 671 公里。从乌鲁木齐

到区内各地州的平均运距达到 743 公里。可见远离海洋,加上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三大山系的环抱和青藏高原的阻隔,对新疆干旱环境的形成起了决定性作用;偏远、闭塞的交通位置,又给新疆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因素。

  1. 新疆推行全方位开放,处在向西开放的前沿。改革开放特别是 90 年代以来,中央高度重视新疆的建设和发展,新疆出现了全方位开放的格局。1990 年 9 月 12 日,中国北疆铁路与原苏联土西铁路接轨,架通了新的欧亚大陆桥,使新疆成为扼守大陆桥的咽喉地带。兰新路复线的正式运营,大大加强了新疆与内地兄弟省区的横向联系。国家沿边、沿(大陆)桥战略的实施,使新疆成为向西开放的前哨。目前新疆已开放和拟开放口岸增至 18 个,

出现了乌鲁木齐、喀什、伊宁、塔城等一批开放城市和 10 个地州 33 个边境县市的开放地带,成为西北国际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民用航空的发展与亚欧光缆等现代通信技术的采用,大大方便了新疆与外域的联系,缩短了与外界的时空距离。这种地缘优势的深刻变化,提高了新疆的战略地位,使新疆从原有边远封闭的地缘格局演变成沿边依桥、外引内联、东进西出、全方位开放的新型地缘格局,给新疆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1995 年新疆口岸出入境人数达 60.3 万人次,过货量 175 万吨,总

值达 10.41 亿美元,地方边贸总值 6.83 亿美元。

图 15.1

  1. 新疆向沿边开拓,可参与中亚次区域经济集团化。新疆是我国陆疆边界线最长、相邻国家最多的省区。从东到西,依次与蒙古国、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 8 国相

邻,边界线长达 5 600 公里,约占全国陆地国界线总长的 1/4。新疆与这些周边国家在政治、经济、资源等方面有许多的互联互补关系。新疆实施沿边战略,外联的主渠道是走西口,通过西部通道,向中亚、南亚、中东以及欧洲出口。可依托欧亚大陆桥,使其成为钢铁、石油、化肥等物流桥,使资源、资金、人才、技术、信息参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中亚国家(除哈、吉、塔外,还包括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次区域集团比,走上经济的区域化、国际化道路,把新疆建成我国向西开放的国际经济大通道和前沿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