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强化
香港金融业作为经济生活的“中枢”、“百业之首”,其发展是凌驾于制造业和贸易基础之上的。从 60 年代末期开始演变,经过 70 年代的发展时
期,终于在 80 年代初形成。
香港金融中心是 60 年代国际金融业的急剧发展、70 年代制造业的饱和、80 年代经济转型(特别是在高地价基础上蓬勃发展的房地产业)的必然结果,在内部消费极旺的基础上,又适逢 70~80 年代东南亚都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中国内地在 80 年代初资金缺口很大,因此促使香港金融业的大发展。如中国内地当时的融资,有六成以上是从香港引进的。同时港府利用优越的地理条件等优势,实行自由经济,也积极加以推动。
在 80 年代初,香港金融业的国际业务已相当广泛全面:除了传统的存贷、汇兑、财务、咨询等一般银行业务外,各种金融机构还积极参与各种银行金融活动;在功能范围上,本地银行和外资银行都可广泛参与本地和海外的各种金融活动;在结构上,呈现多功能多层次,集结了世界上主要的外资
银行和大批商业银行,商业活动的各项业务和买卖活动也趋向国际化;各种金融市场,日趋成熟:如自由外汇市场、股票市场、黄金市场、期货市场、保险市场、租赁市场,都在国际化方面取得很大进展,香港已成为一个区域性的国际集成金融中心。
80 年代以来,香港金融业愈来愈在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并走向国际化。目前,香港是仅次于纽约、伦敦的第三大金融中心。表现在:①本地和海外的金融机构高度集中:全球最大的前百名银行有 85 间在港营业,截至 1996 年
上半年,持牌银行有 184 间,接受存款公司 129 间,有限制牌照银行 63 间,
共有 376 间来自 32 个国家和地区的认可机构在本港有联系(以分行形式,但不包括代表办事处)。②资产负债结构方面:1995 年底,所有认可机构的资产和负债达 78 380 亿港元,对外地银行债务为 42 630 亿港元,占总债务的54.4%,对外债务权占总债权的 67.8%。在所有认可机构的总存款和贷款总额中,外币形式分别占 50.0%和 66.9%,在本港使用的货款中,外币占 22.8%, 在本港以外地方使用中港元占 8.2%。同时港元的国际性也不断增强。③金融市场的规模和深度居国际前列:1995 年外汇市场的成交量每日达 900 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五位;与伦敦、纽约、苏黎世一直并列为全球四大黄金市场; 外汇衍生工具和外汇合约的每日成交量达 560 亿美元,居全球第五位;根据
1993 年国际财务股市对全球 22 股市的比较,按总市值计,香港名列第六,
按成交总值计名列 19 位,按上市公司数量计名列 13 位。银行同业市场总规
模 1994 年底达每天成交 1277.58 亿港元,其中香港银行同业间为 837 亿港
元,而香港对海外银行同业往来的成交额为 440.58 亿港元。这些都反映出香港金融业务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