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基础脆弱,能源、交通建设滞后

四川盆地的农业生产虽具有一定优势,但这种优势是建立在一个比较脆弱的基础上的,因而存在着很大的隐患。在人口大量增加的情况下,随着基建占地的不断扩大,耕地在逐年减少,仅最近 10 年间人均耕地就净减少了

0.1 亩。况且区内可垦荒地基本已被垦完,若以这种速度发展下去,到下世纪 20 年代,本区人均耕地就将减到 0.5 亩左右,盆中丘陵地区的人均耕地将降至 0.2 亩左右,其前景堪忧!耕地中有 40%以上是旱坡地,而且相当一部分坡度较大、土层瘠薄,水田中则有 1/3 以上是冬水田及下湿田、冷浸田等, 它们的单产和复种指数均较低。同时,本区的水利条件也较差,有效灌溉面积只占耕地的 45%左右,低于全国的平均比重(52%)。因此,大部分耕地的抗灾能力较弱,水旱灾害威胁很大,近几年来农田成灾面积都占耕地面积的40%以上,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如 1985~1995 年间,本区就有 4 年出现粮食减产情况,虽然粮食生产总的是增长趋势,但年均递增率仅为 1.8%,低于全国同期的平均增长速度(2.1%)。

本区的能源建设仍然赶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尤其是电力建设,因过去欠账太多,目前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1995 年,全区人均占有装机容量仅 0.1 千瓦,人均用电量 460 千瓦小时,只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 59%

和 55%,全年累计缺发电装机 330 万千瓦,缺发电量 100 亿千瓦小时。其中,

经常性缺电 110 万千瓦,高峰缺电 120 万千瓦。在这种情况下,生产企业和城乡居民倍受停电之苦,并给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也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由于电力项目(特别是水电)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 资金紧缺,因而目前新开工项目不足,重点电力工程在建规模上出现萎缩, 这对今后的经济发展也是一个隐患。

四川盆地一向以“蜀道难”著称,经过近几十年来的建设,交通闭塞状况虽有了很大改观,但交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仍未根本改变。铁路是本区对外联系的主要运输方式,但铁路线都要穿越崇山峻岭,坡度大、桥隧多、病害多,又系单线,通过能力有限,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要求。如宝成铁路南段能力利用率已达 129%,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区内每年约有四五百万吨物资运不出去,长途旅客列车大部分时间硬座超员 50%以上,春运期间更是人满为患,各大站旅客严重积压,并造成铁路客货争运、全面紧张的局面。公路等级低,等外路和四级路合占 80%左右,大部分线路迂回曲折、急变陡坡多、路基窄、路况差,尤其在盆周山区,至今仍有不少乡村不通公路。内河航道比降大、险滩多、航道窄,而且川江航道与上游支流航道等级差别大,使干支流直达运输受到很大限制,加之港口设备普遍简陋,装卸效率低,港口后方集疏运不畅,造成中转环节多和水运费用偏高,因而制约了水运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