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粮食问题
在即将跨入 21 世纪之际,世界粮食问题的前景、特别是占世界人口 22%的中国粮食问题的前景,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有效解决粮食总量供求平衡问题,业已成为中国农业发展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中国立国几千年来一条根本的治国经验是:“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有粮则安,无粮则乱”。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说,解决粮食问题,始终是国家的重要问题,历代的统治者被老百姓称颂为“明主”的,就是能把国家命运和人民生活联系在一起,注意劝农耕、并善于在土地利用上做好文章的人。中国的传统基本国策是“以农为本”,也就是发展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而土地又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因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土地与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生死攸关,唯有保土,才能求存。随着人口愈益增长、耕地愈益被占,人地比例愈益失调,由此而派生出的粮食问题,就成了人民能否安居乐业、国家能否兴旺发达的焦点。在今后长时期内粮食问题仍将是
主导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走势和农业政策的主要取向。
一、粮食的生产和需求形势
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农业生产水平低下,有 80%的人口长期处于饥饿状态。新中国建立后,通过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解放了生产力,同时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物质装备水平,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并于 1994 年和 1996 年两次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调整了农业生产结构,发展多种经营,促使食物多样化。
以 1995 年和 1949 年对比,粮食总产量增长了 3 倍多,年平均递增 3.1%。
1949 年时全国每亩粮食平均产量仅 69 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仅 210 公斤。
1995 年时,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 4 666 亿吨,居世界第一位。产猪牛羊肉 4
254 万吨、水产品 2 577 万吨、蛋 1676 万吨、牛奶 562 万吨、水果 4 211
万吨。人均粮食(包括豆类和薯类) 380 公斤,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人均肉
类产量 41 公斤、水产品 21 公斤、禽蛋 14 公斤、水果 35 公斤、蔬菜 198 公斤,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中国以占用世界 7%左右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成就卓著。
1996 年创粮食总产 4.9 亿吨的历史最高纪录,出现收购量增长,库存量增长,国家储备粮增长,而同时市场粮价下降,国有粮食部门销量下降的好形势。但还应清醒地看到,目前中国粮食供需平衡的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供求偏紧的状况还将长期存在。再由于耕地后备资源和水资源短缺等等原因,至今全国还有 5%的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中国政府正实施“扶贫攻坚计划”,争取到 20 世纪末解决这一问题。
展望到本世纪末粮食的需求,要正确估计诸多有关因素的变化趋势:全国人口如每年增长 1400 万人上下,到 2000 年总人口将达 13 亿;耕地面积将
有所减少,这是由于工交建设,和城镇扩展将继续占用耕地,而且大部分是良田熟土,同时水土流失、荒漠化、盐碱化等现象一时也难以完全控制,也将使一部分现有耕地破坏丧失,因而将影响粮食生产;粮食的消费结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将发生变化,目前是口粮占 60%~65%,饲料粮占 15%~20%, 其他工业用粮和种子粮等占 20%,到 2000 年时,口粮比重将下降到 50%以下, 而饲料粮和工业用粮将上升到 45%~50%,再由于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食物结构也将有所改善,对动物性食品的需求有所增长,主食(粮食)和副食(肉、奶、水果、蔬菜)的位置发生对换,而养殖业所需饲料量大,因而人均粮食消费量将有所增加;与此同时,科技进步、农业设施的改进等,将可提高食物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则有利于解决粮食问题。此外,远景粮食的生产与消费还受到经济政策、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变化的影响,也都要有所考虑。
再联系到世界粮食形势,也不容乐观。首先是世界粮食产量跟不上人口增长。例如 1985~1995 年间,粮食产量由 20.07 亿吨增至 20.64 亿吨,净增量仅 0.57 亿吨,而与此同时人口却增加了 9 亿人,人均粮食由 415 公斤下降
到 378 公斤,全球饥饿和营养不良人口由 5.5 亿人增加到 8 亿人。发达国家由于政策原因控制粮食生产,控制粮价下跌,而发展中国家因缺乏资金和技术投入而粮食减产,于是全世界的谷物生产年平均增长率由 60 年代的
- %,降至 80 年代的 1.8%。随之,世界粮价大幅度上涨,例如 1995 年 9
月底世界每吨小麦价 199 美元、玉米 133 美元、大米 370 美元,比 1994 年同
期上涨 25%~37%。预计到 2010 年时,粮价将比 1992 年时大米涨价 2 倍多、
玉米将近 2 倍、大豆涨 1.8 倍。世界谷物储备急剧减少,1985 年库存 4 亿吨,
1995 年下降到 2.65 亿吨。世界粮食安全系数(指粮食库存结转量占下年度粮食消费量的百分数)下降到 1996 年的 14%~15%,已低于安全临界点(即满足 2 个月的消费量)的 17%~18%,以致世界粮食贸易徘徊不前,1995 年谷物出口量仅 2 亿吨,低于 10 年前的水平。由此可见,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 只能依靠自身的资源基础,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立本国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立足国内为主解决粮食问题。
据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Leister Brown)预测,到 2030 年, 中国谷物产量将下降 1/5。需要从国外进口 3.78 亿吨粮食以补不足,而目前全世界粮食贸易量仅 2 亿吨,于是他在 1994 年和 1995 年两度发表《醒世呼唤》(Wake-up Calls)报告,提出“谁将养活中国”问题,引起了中国和国际有关人士的关注和议论。
判断中国未来粮食形势,存在着两种不切实际的观点:一种是盲目乐观, 认为中国粮食不成问题;另一种是悲观论调,认为中国迟早将发生粮荒和危机。事实上,世纪之交的中国,在粮食领域是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同在,机遇和挑战共存。比较乐观的估计,根据中国农业资源拥有量和对土地承载力的研究,认为在高投入的水平下,有年产 7~8 亿吨粮食的潜力,只要指导思想对头,各项措施得力(主要是严格控制人口、保证对农业高投入),是能够解决 16 亿人的吃饭问题的。而据比较谨慎的估计,认为耕地逐年减少,后备耕地资源潜力不大,中低产田改造艰巨,由于气候限制复种指数可能提高不多,如完全依靠耕地来养活 16 亿人比较困难,出路是大力发展草原牧业, 增加草食家畜肉类,大力发展海洋和淡水养殖业,减少对耕地的压力,还要大力提倡爱惜和节约粮食,如此开源与节流并举,庶几可以养活 16 亿人。
针对西方有人预言中国政府解决不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国政府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名义于 1996 年 10 月 24 日发布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 指出:未来几十年,中国虽然面临耕地少、人口多、粮食需求压力大的现实, 但也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有解决粮食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政府和人民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粮食供给问题。中国政府将继续严格执行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科教兴农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推动农业经济体制和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促进粮食综合性生产能力的稳步提高。中国立足国内解决粮食供需平衡问题,并不排除利用国际资源作为必要补充,但只起品种、丰歉调剂和区域平衡的作用。实践将会向世界证明:中国人民不仅能养活自己,而且还将使自己的生活质量一年比一年提高。中国不但不会对世界粮食安全构成威胁,还将为世界粮食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在中国,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是解决粮食供需问题的基本方针。在正常年景下,粮食自给率不低于 95%。事实上中国进口粮食数量有限,如 1995 年进口外国粮食仅相当本国生产量 4.66 亿吨的 0.45%。净进口量不超过国内消费量的 5%。目前一些主要农产品如大米、小麦、大豆、生猪、油料、棉花等的国内市场价格已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中国为弥补不足起见,已进口这些农产品。今后中国将适当增加进口量,这是一个无可挑剔的正常情况。中国东南沿海地带人多地少,在必要补充时或为调剂粮食品种起见适当进口外国粮食,这既便于运输、又省力而经济,应该说是明智的政策决定,而且也有利于世界粮食市场。粮食安全是个全球性问题,也是关系到每一个国家经济战略全局的重要问题。中国从基本国情出发,确立并实现的粮食战略目标是:以国内生产基本自给为主,少量国际市场调剂为辅。中国粮食进出口只对国内供应起到微调作用,不会构成对国际粮食市场的压力。按照国际惯例,一国粮食自给率在 95%左右,即为自力更生地解决了国内粮食问题。从长期趋势看,中国粮食贸易将由有进有出转变为进多出少格局, 到 21 世纪上半叶粮食进口量可能达到国内需求量的 5%~10%,仍在适度风险范围之内。
中国粮食问题不仅表现为供需总量的平衡问题,也表现为地区之间的供需不平衡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粮食供需态势有所变化,大致可分为:
余粮区: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山东、河北、江苏、新疆、湖北、湖南、安徽。
基本平衡区:江西、辽宁、四川、河南、宁夏、浙江、广西。
缺粮区:北京、天津、上海、山西、福建、广东、海南、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西藏。
二、中国可以养活自己诚如上述,中国可以养活自己,根据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