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土地与粮食第一节 土地资源
土地是地球表层在土壤、岩石、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要素相互作用,以及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之下,形成的综合性自然资源。它一旦参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就成了生产资料,而且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实际上人类和自然的关系,最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通过占有和使用土地。人类利用土地要适应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而且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因此不能把土地看作是单纯的自然综合体,而还应当看到它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性。土地的社会属性就表现在人类对土地的占有和使用方面。土地的存在,表现为具有一定厚度的立体实体,有明显的空间上和时间
上的变化差别,区位特征十分明显,也可以理解为它是地球表层一定范围内的地域单元。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如何保土养地,是和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生死攸关的大问题。中国的土地资源虽然面积大,但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①山地多,平地少,开发利用极其不便;
②难以利用的沙漠、戈壁、高寒荒漠、石山和冰川及永积雪地,面积广,占到全国土地总面积的将近 18%;③在可供农用土地中,草地比重大(占土地总面积 41.58%),林地次之(占 17.95%),耕地最少(仅占 14.21%);④ 耕地的质量不高(高产田地不及 1/3),而且退化严重;⑤可耕地的后备资源少,再由于人口多而增长快,人均耕地日益减少,成为突出矛盾。现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长期以来对土地资源调查研究的成果,以及有关科研和业务主管部门的最新资料,汇总列于表 4.1,可大致说明中国各类土地利用结构的比重。
表 4.1 中国土地利用面积结构
类型 |
面积(亿亩*) |
比重(%) |
---|---|---|
耕 地 水 田水浇地旱 地 园 地林 地 有 林 地 疏 林 地 灌木林地 牧草地 (农用地小计) |
20.46 5.48 3.59 11.39 1.11 25.87 18.70 2.95 4.22 59.88 ( 107.32 ) |
14.21 3.81 2.49 7.91 0.77 17.97 12.98 2.04 2.93 41.58 ( 74.53 ) |
续表 4.1
类型 |
面积(亿亩) |
比重(%) |
---|---|---|
城镇及工矿用地 |
0.28 |
0.20 |
农村居民点 |
3.52 |
2.44 |
交通用地 |
1.06 |
0.74 |
(非农用地小计) |
( 4.86 ) |
( 3.38 ) |
江河水面 |
1.83 |
1.31 |
湖泊 |
1.20 |
0.83 |
水库 |
0.70 |
0.48 |
池塘 |
0.27 |
0.18 |
沼泽 |
1.65 |
1.14 |
沿海滩涂 |
0.33 |
0.23 |
(水域和湿地小计) |
( 5.98 ) |
( 4.15 ) |
冰川和永积雪地 |
1.03 |
0.72 |
沙漠 |
9.60 |
6.66 |
戈壁 |
6.90 |
4.79 |
高寒荒漠 |
2.20 |
1.52 |
石山 |
6.11 |
4.24 |
(难以利用土地小计) |
( 25.84 ) |
( 17.94 ) |
土地合计 |
144.00 |
100.00 |
各类土地的分布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其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耕地 90% 分布在东部受季风影响的平原、盆地和浅丘地区,其中年降水量>800 毫米的地区(相当于秦岭- 淮河一线以南),集中了全国 93%的水田;此线以北地区集中了全国 85%的旱耕地。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华南山区, 人造林地主要分布于城镇及农村居民点附近,沿铁路、公路及平原区耕地集中区分布着防护林网,灌木林则分布于东部和南部山丘。天然草场主要分布于西北半壁,包括内蒙古、宁夏、甘肃河西、新疆、青海和西藏。沙漠和戈壁主要分布于西北干旱区,如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三大盆地及内蒙古西部。高寒荒漠集中在西藏北部。沼泽地主要分布于东北三江平原、青藏高原河源区,以及长江口以北滨海区。盐碱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区各灌区的尾闾,是采用落后的大水漫灌方式的产物。此外,黄淮海平原和北方滨海地带也有大面积的盐碱地。
一、草地利用
在农用土地中,草地占最大比重,毛面积将近 60 亿亩,占全国土地面积的 41.58%。草地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但全国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世界平均水平的 1/2。
中国草地类型多,牧草物种资源丰富,约计有 4 000 多种。全国可分三大类型区:①北方温带草地区(内蒙古、新、甘);②青藏高寒草地区;③ 南方热带、亚热带草地区。 全部天然草地中,可利用于放牧的有 40 多亿亩, 其中 30 亿亩分布于北方干旱、半干旱高平原,10 多亿亩分布于南方山丘、
盆地。其中北方草场草被覆盖率低(20%~50%),亩产鲜草仅几十公斤。南方草场草质较好,产草量较高,但分布零星,利用上受限制。目前牧区草场建设进展迟缓,经过人工改良的草场不及全国草场的 2%,基本上停留于靠天养畜状态。由于经营粗放而片面追求增加牧畜头数,在利用上一般都超载过牧,再加上土地沙化、过度开采地下水等原因,北方草场中已有 1/3 面积呈现退化,还有 30%的草场遭受鼠害破坏。在一般年份牧畜死亡率为 5%,一旦遭受黑灾(不下雪的干冷)或白灾(大雪),则死亡率可高达 20%以上。此外,北方与农区接近的草场,易被盲目开垦,南方山区草地水土流失严重。为达到持续利用天然草场以发展畜牧业的目的,必须加强对草场的保
护,严禁破坏草原植被,大力防治草原病虫害和鼠害,属于牧用的冬季草场还应退耕还牧;加快草场建设,增加投入,提高草原生产能力;主要牧区要制定规划,合理利用草场,持续发展牧业。
二、林地利用
中国古代森林分布比较广泛,后来随着人口增长,采伐无度,加上战乱不息,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林地不断收缩,待到 1949 年解放时,全国森林覆盖率仅 8.9%。建国前期的 20 多年,林业经营重采经造,林地面积仍然无多大扩展,林木生长量赶不上消耗量。直到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着重提倡植树造林,开始扭转了森林资源长期下降的局面。1989~1993 年间,林木年平均净生长量 4.19 亿立方米,超过了年平均净消耗量 3.2 亿立方米。据 1993
年统计,有林地面积 18.7 亿亩,次于俄罗斯、巴西、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而居世界第六位,人均 1.5 亩,相当于世界人均量的 15%;森林蓄积量
101.37 亿立方米,人均 8.6 立方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12.6%;森林覆盖率将近 13%,远低于世界平均 32%,居世界 104 位。
森林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不均衡,各地区林种不同,生长情况也有差异。东北(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东部)国有林区,林地面积占全国 27.8%,蓄积量占全国 30.3%;西南国有林区(四川、云南、西藏东南部)面积占 21.3
%,蓄积量占 45.1%;南方(长江以南 10 省、区)集体林区面积占 35.4%, 蓄积量占 14.7%;其他地区(长江以北、华北、西北)森林面积占 15.5%, 蓄积量占 9.9%。
中国天然森林虽然有所萎缩,但人工造林成绩卓著,迄今人工林已成林面积达 5.14 亿亩,居世界第一。平原农业区的大片农田已有 82%实现林网化, 南方 13 省区已基本消灭宜林荒山,三北防护林累计已完成 3 亿亩,长江上游
防护林完成 0.5 亿亩,沿海防护林 0.2 亿亩,太行山绿化工程 0.18 亿亩。但林业工程任务艰巨,黄土高原和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仍然十分严重。其中黄土高原通过小流域整治形势有所好转,而长江流域自 50 年代至 80 年代水土流
失面积已由 36 万平方公里扩展到 56 万平方公里。三北地区每年有 2 亿亩农
田和 15 亿亩草场遭风沙危害。沙漠化不断扩张,每年形成沙漠化土地 250
多万亩。此外,中国每年木材消耗量仍然超过合理采伐量,如 1993 年消耗
超过 3 400 万立方米的采伐限额。
中国要改变少林、缺材的局面要提倡全社会办林业,因地制宜开展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加强防护林建设,同时强化资源管理和采伐管理,实施封山育林、控制源头消耗,加强人工抚育更新,预防病虫害和火灾,建立森林
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林业分类经营。尽管中国现有林地不多,但扩大林业用地却有一定潜力,尚有疏林地 2.95 亿亩,宜林沙荒地 0.8 亿亩,采伐迹地
- 亿亩和火烧迹地 0.2 亿亩,都是扩展造林的潜力所在。
三、耕地利用
中国农垦历史悠久,垦殖程度较高。据历史记载,公元 2 年(西汉末)
有耕地 5.57 亿亩(人均 8.9 亩),到公元 1684 年(清初)有耕地 8.09 亿
亩,(人均 2.6 亩), 1918 年(民国初)耕地扩展至 14.4 亿亩,1949 年
全国解放时,有耕地 14.7 亿亩。建国后随着经济发展,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开垦,扩展了耕地面积,但同时水利、交通和城市建设也占用了不少耕地。由于人为原因,全国耕地统计徘徊在 14.5 亿亩上下,少于实际数。中国科学院
地理研究所在 80 年代进行了全国土地利用抽样调查研究,并编制了《1:100 万中国土地利用图集》(1990 年,科学出版社出版),根据此图量算结果, 全国约有耕地 20.46 亿亩。近年国内各业务部门通过概查和详查,并根据卫
星图象量算,结果也都在 20 亿亩上下,可见此数比较接近实有耕地面积。耕
地总量次于美国、印度而居世界第三位,人均耕地 1.68 亩,不及世界平均水平 4.05 亩的 1/2。
全国各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历史发展和人口密度等因素的影响,耕地分布的地区差异性极大(图 4.1)。以耕地占土地面积比重的垦殖指数来表达, 则黄淮海平原、江淮平原、长江三角洲、成都平原、关中平原、松嫩平原, 垦殖指数可达 55%~75%;四川盆地、长江中游平原、珠江三角洲、黄河中游灌区在 35%~55%,其他农区在 15%~35%,草原牧区和山林区在 0%~15%, 高寒山区、沙漠、戈壁等不能耕作区为 0%。
就全国而论,88.4%的耕地分布在东南半壁,11.6%分布在西北半壁。各省区由于人口密度和耕地集中程度的不同,人均耕地水平也存在着很大差异,最多的甘肃和内蒙古人均耕地 5 亩多,其次黑龙江、新疆、西藏 4 亩多, 宁夏、吉林 3 亩多。多数省区在 1~3 亩,最少的是上海、北京、广东、浙江、江西、湖南等省市,不及 1 亩。
根据水利条件和利用方向的不同,全国耕地可分为水田(占全部耕地的26.8%),水浇地(占 17.6%)和雨养旱地(占 55.6%)三大类。水田的 90% 集中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其余零星分布在北方的宁夏平原、辽河平原和京津地区。水浇地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其次是汾渭平原、河套地区、新疆和甘肃河西绿洲。旱地则全国各地区都有分布,以东北、华北、黄土高原和四川盆地比较集中。
中国地形复杂,耕地按所处地势的坡度大小可分为平耕地(坡度<8°), 缓坡耕地(坡度 8°~25°),陡坡耕地(坡度>25°)。平耕地占全部耕地的 64.89%,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以东北、华北较为集中,大多是江、河、湖泊冲积土,耕层深厚、肥力高、耕作方便,一般是高产良田。缓坡耕地占耕地的 29.64%,主要分布在丘陵低山区,地力中等,其中 23%已改造为梯田。陡坡耕地占耕地的 5.47%,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和西南山区,全为旱地,水土流失严重,土壤瘠薄,生产力低,属于改造对象。
各地区由于自然条件不同,耕地利用程度差别大。以复种指数来衡量, 1990 年全国平均为 155%;最低的青藏高原不及 95%,根本不可能复种;西北
干旱区和东北区在
图 4.1 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比重图
图 4.2 耕地复种指数图
100%上下,基本上为一季作物区;黄土高原 110% ~130% ,华北区 130%~
150%,二年三收;西南区 150%~200%,一年两收;华南区 200%,两年可五收; 长江中下游区,180%左右,一年两收。见图 4.2。
耕地利用以种植各种粮食作物为主,1990 年占播种总面积的 76.5%,其次是经济作物,占 14.4%,其他作物(绿肥、饲料等)占 9.1%。粮食作物中以稻麦等细粮为主,占 55.8%,玉米、高粱、谷子等杂粮为辅,占 44.2%。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近年有所上升,尤其是油料、糖料和烟叶扩展较快。
各地区耕地生产力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水稻主产区,粮食亩产一般达 500 公斤,最高的太湖流域亩产可达 800 公斤。而另一方面,北方的黄土高原、西北干旱区和西南山区的旱地,因水土流失、风沙或盐碱化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产量水平低,一般都在 200 公斤以下。据1983~1986 年全国分县统计资料分析,其中亩产超过 400 公斤的高产耕地占全国耕地总面积 32.2%,所产粮食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 43.23%;亩产 200~ 400 公斤的中产地占耕地 27.29%,产粮占全国的 30.23%;亩产低于 200 公斤的低产地占耕地 34.9%,产粮占全国的 26.54%。由此可见,中低产地所占比重较大,而目前生产水平偏低,耕地利用还存在着一定潜力。1990 年全国粮食平均亩产 242 公斤,虽然高于世界平均 165 公斤,但低于日、德、法、美等国。生产力低的原因固然和自然环境有关(土瘠、坡陡、缺水、风沙等), 更重要的是由于对土地仍然停留于掠夺式的经营,投入少,生产条件差,因而使地力下降。加强用地和养地结合是当务之急。
四、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