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70 年代
1957 年反右斗争中滋长起来的“左”的思想很快带到经济建设中,改变了经济的发展进程。1958 年制订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进一步强调了要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倡导各地区,首先是协作区,然后是许多省,只要有条件,都应建立比较独立的但情况不同的工业体系。在这种政治背景下开始进入第二个五年计划,导致经济建设发生了重大失误。即全国工业基本建设投资失去控制,较之“一五”时期增长了二倍。据不完全统计,“二五”期间全国施工的大中小型项目达 21.6 万之多,新铺的工业点数以万计。在“大跃进”的高潮中,大办“小土群”,工业遍地开花;实行“以钢为纲”的方针,钢铁生产指标一再提高。一方面,继续大规模新建、扩建“一五”期间开工的几个大型钢铁基地;另一方面,又集中大批财力、物力,先后开始建设酒泉和攀枝花两大钢铁基地。投资一再上升, 财政赤字大量增加,市场供应十分紧张,人民生活相当困难。这种情况迫使1961 年开始大幅度压缩基建投资规模:1961 年由 1960 年的 388.7 亿元降至
127 亿元,1962 年又降到 71.26 亿元,数以万计的工程被迫下马。“大跃进” 欲速则不达,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整个“二五”期间,全国工业的增长速度年平均只有 1.63%。越是投资增加幅度大的省(区)市,工业产值增长
速度愈低,有少数重点投资省如四川省出现了负增长。
60 年代初期,就在国内掀起“大跃进”的群众运动并带来严重经济损失的时候,国际政治斗争形势发生了重要变化,全国突击进行“三线”建设。1963 年进入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在初步讨论“三五”(1966~1970)计划时, 曾想要解决好农轻重问题和吃穿用问题,但这个想法未能得到实施。“三五” 时期全国投资总规模达到 1200 亿元左右。投资重点向既不是沿海、也不靠近北方的“大三线”地区转移,并从单纯国防观点出发,不讲究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在 1970 年 3 月召开的全国计划会议上,进一步强调了建立地区独立的工业体系的方针,提出“四五”期间要建立不同水平、各有特点、各自为战、大力协同的经济协作区。特别是要将内地建设成为一个部门比较齐全、工农业协调发展的强大战略后方。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各地区不管条件是否具备, 经济效益如何,纷纷大搞重工业,搞大而全、小而全的经济结构和工业结构。
在 1969~1972 年期间,“三线”建设达到高潮。由于政治的动乱、建设部署失当等原因,国民经济状况愈来愈糟,工业发展的年增长速度下降到5%~7%。
1972 年 2 月 28 日中美两国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两国在对
立了 20 多年之后,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1973 年 1 月,国家主管部门制定了“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计划。引进项目主要是以石油化工为主的原材料工业和电站设备,其中包括 13 套年产 30 万吨合成氨的大化肥设备,4 套大化纤设备,3 套以乙烯裂解为主体的大型石油化工设备,一个烷基苯厂,43 套综合采煤机组,3 个大型电站,一米七轧机及部分附属设施, 透平压缩机和燃汽轮机等。这些是我国 70 年代建设计划安排的重点,至 1977 年底,基本建成,这对于改善当时国民经济严重的失调局面,增强经济实力起了积极的作用。
1973~1980 年间以引进项目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是针对 60 年代后期以来全国工业结构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而安排的。在投资方向上主要是电力工业,其次是化学工业和钢铁工业,以解决极为紧张的原材料和电力供应问题。此外,为了解决轻重工业比例严重不协调问题,轻纺工业的投资也明显提高。“五五”期间纺织、食品、造纸三个主要行业的基建投资较之“四五”期间分别增加了 129%、82%和 38%。与此相应的是,冶金工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工业总投资的比重由“四五”期间的 17.7%下降到 15.4%,机械工业由 22.2%下降到 14.5%。机械工业下降如此之大,主要是由于“四五”时期大搞军工而“五五”时期压缩了这方面投资的缘故。
三、80~90 年代中国工业的迅速发展与工业结构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