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群的合理布局
上海地理位置重要,经济实力雄厚,货物运输发生量大,与国际上的许多大港较早建立了联系,综合条件最好。因此以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的中心港,集装箱运输相对集中于上海,有助于提高港口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为此有必要扩大上海港本身的港区,当前重点是五号沟开挖港池。但是将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不能仅限于上海港,更为重要的是发挥上海港的经营组织作用,以上海港为中心形成长江三角洲巨型港口体系。
长江三角洲除上海港区外,还包括三个港口群:一是宁波—舟山港口群, 由宁波、北仑、镇海与舟山诸港组成;二是长江下游港口群,由南京港及以下沿江诸港——镇江大港、扬州港、江阴港、张家港港、常熟港、太仓港、南通港等组成;三是长江口北面临海的洋口港与吕四港。上述港口都应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相呼应,联合发展。
比较长江三角洲各港口群的特点可以看出,合理进行港口布局,优势互补,有序建设,是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关键。
国际上海运发展集装箱船还有大型化的趋势。上海港虽经长江口拦门沙整治将水深浚深至—12.5 米,仍不能满足未来第五代集装箱船(装载 6 000TEU)的吃水要求。好望角船型装载散货已达 10~15 万吨级,第五代集装箱船要求吃水深达 18 米,因此必须注意发挥其它港口的作用。而宁波北仑港为我国四大深水港之一,深水离岸近,风浪掩蔽条件好,沿海有宽广的陆地, 拥有大于 15 米的深水岸线达 13.5 公里,已有万吨以上泊位 23 个,同时舟山
本岛与邻近岛屿水域水深 15 米以上深水岸线达 70 公里,北面嵊泗与长江口相对,也有不少具有深水岸线的岛屿。北仑港的不足是经济腹地较小,舟山群岛建港的不利因素是除腹地不足外,还缺少淡水和陆域。但是北仑港完全有条件和上海港相配合,组织相当数量的远洋集装箱由北仑港中转出口,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次中心港。舟山亦可选定港址作为水水中转基地作长远布局。
长江口深水航道打通后将给南京以下 425 公里的黄金水道带来很大好
处,沿江两岸共有岸线 910.6 公里,其中大于 10 米的深水岸线 273 公里,5~
10 米的深水岸线 208 公里。从航道条件看南京以下部分河段经必要的整治,
5 万吨级海轮可直驶南京,10 万吨级海轮可达江阴。由于南京以上受南京大
桥净空(24 米)的限制,只能通过 5 000 吨级船只,南京港的作用便显得更为重要。目前南京港已是国内最大的内河港,集商贸、中转、联运为一体, 今后将是河海港口,也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次中心港。南京以下各港也都有各自的发展条件,且箱源丰富,除供应上海外,也可发展若干河海与近海航线的集装箱运输,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组成部分。当前的矛盾在于建设无序,沿江两岸港口码头规划布局不尽合理,建设选址随意性强,码头产权结构复杂,由于货源腹地重复计算,常引起盲目竞争,许多港口货源不足, 造成码头设施的巨大浪费。有的港口综合条件优越,需加大开发力度。如太仓港紧邻上海,与苏州、无锡一带有便捷的水陆运输条件,又为中国国际远洋运输公司所在地,该公司集装箱运输能力居世界第四位,目前又正与苏州市共建国际远洋城,太仓港加快建成后,对扩充上海港的集装箱泊位,也可起到一定作用,从而进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圈。
至于长江口北岸的洋口港、吕四港,接近潮汐深水道,分别有 13 米、10
米深槽直通外海,不足之处是离岸尚分别有 10 公里和 7 公里距离,但可建
10 万吨级以上单点系泊输油、储油工程与大型矿石、煤炭中转码头①。目前洋口、吕四都因原有经济基础较弱,腹地不广,而建港起步较迟。但从长江三角洲的区域经济考虑,扩大能源运进仍是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需要,上述两港可以布局大型油气电厂和石油码头,以此起步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港口亦同步兴起。从洋口到长江北岸的直线运距仅 60 公里,从更长远考虑,如利用原有河道开凿一条江海运河,将有助于长江中下游进口矿石、煤炭、原油的运输,成为上海在长江口以北的支线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