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区域发展问题

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区域开发方面随着各阶段形势的变化,多次发生重大的战略性转移。

建国初期,在世界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宏观地缘政治形势下,主要在原苏联援助下发展以工业为主体的经济建设,从国防安全考虑, 50 年代所进行的 156 项工业建设的 77%配置在背靠原苏联的东北、华北和西

北。待到 60 年代初,中苏关系破裂,中国的经济建设重点不得不实行战略转移,实施“三线建设”,向四川、贵州、豫西、鄂西、湘西、陕南、陇东转移,占该时期基本建设投资的 35%。从宏观布局方面来衡量,三线建设有一定效益,它使沿海和内地生产力布局过于不平衡的格局有所改进,开始实现

由东向西逐步推移的长期目标,初步建立起了国防工业和科技的牢靠的后方基地,为大西南和乌峭岭以东的近西北地区的全面开发建设打下了基础,同时又促进了有关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应该肯定的。但由于仓促上阵,急于求成,又执行了基于片面国防观点提出的“靠山、分散、隐蔽” 的布局,不讲究厂址的合理选择,不依靠城市既有的基础设施,以致造成了相当多的三线企业的微观布局极不合理,从而派生出了一系列的问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都不好。

1978 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七五”计划提出全国分为 3 大经济地带, 意图“加速东部沿海地带的发展,同时把能源、原材料建设的重点放到中部, 并积极做好进一步开发西部地带的准备”,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1980 年起以建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4 个经济特区为契机,实行以沿海地区为重点的发展战略。1984 年又开放沿海 14 个城市, 1981~1985 年阶段沿海 11 个省、市占用了全国 46%的基建投资。1987 年开放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海南岛,1990 年开放上海浦东。采取引进项目重点配置于沿海的方针,其结果是东部地带确实先富起来了,而中、西部地带却相对滞后,拉大了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挫伤了内地、特别是西部地区的积极性。以 1992 年人均收入衡量,高收入地区为低收入地区的 3 倍。由于地区之间利益的矛盾,导致了地方保护主义的抬头,不利于全国的稳定发展。

根据以往实践经验,谋求经济迅速增长,必然出现不平衡增长,唯有稳定增长,才 能兼顾平衡增长。为了谋求社会公正和持续发展,在政策上必须有所调整。1992 年开始实施由沿海向西推进的战略,开放了 13 个边境城市、4 个沿边省区的省会、11 个内陆省区省会和 5 个沿长江城市。1996 年提出的“九五”计划,重视缓解差距扩大趋势的政策,正确处理沿海与内地、经济发达地区与较不发达地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关系,促进地区经济沿着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方向前进。为此确定加大了中西部地区优势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工程、大型工业项目和农牧业基地建设的规模(包括晋、陕、内蒙古能源基地、沿黄河中游水电站群、红水河水电开发、新疆石油勘探与开发、新疆 3000 万亩棉花工程等),并每年以 100 亿元资金扶助 7000 万贫困人口集中地区的发展。

消除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挑战。为了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1994 年中国政府制定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决定从 1994 年到 2000 年,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动员

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七年左右时间,基本解决全国农村 8000 万贫困人口的

温饱问题。 1992 年规定凡农村人均收入少于 400 元的县为贫困县,全国共

有 592 个县,主要分布在滇东南山区、横断山区、桂西北山区、乌蒙山区、九万大山区、秦巴山区、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努鲁儿虎山区、武陵山区、大别山区、西海固地区、定西地区、西藏地区、闽西南和闽东北革命根据地、陕北革命根据地、井岗山和赣南革命根据地、沂蒙山区革命根据地。扶贫的途径是:①重点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相关的加工业、运销业;②积极发展资源开发型和劳动密集型乡镇企业;③加快荒地、荒山、荒坡、荒水的开发利用;④发展劳务输出,实行开发式移民。目标是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 500

元(按 1990 年不变价计),创造稳定解决温饱的基础条件,加强基础设施, 基本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绝大多数乡镇和集贸市场及商品产地通公路,多数

贫困乡用上电,普及初等教育,改善医疗卫生条件,严格实行计划生育。自全国积极开展扶贫工作以来,贫困人口已从 1978 年的 2.5 亿人减少到 1996

年底的 5800 万人,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达到上述扶贫计划的目标,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针对一个国家内部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分布和劳动力供需不平衡等情况,有的国家专门制定区域发展政策,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与中、西部之间、城乡之间的差距拉大,引起了如何缩小发展差距的讨论。

区域分异和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将是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主要课题。 针对中国地域差异突出的情况,正确分析和认识区域分异是开展经济建

设的前提。造成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可大致归纳为:①自然环境。综合自然区划所揭示的东部季风气候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在相当程度上是影响中国区域发展的宏观框架,自然条件上的差别是形成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基础。②资源赋存。西部强于东部,但开发条件差, 东部可以利用海外资源,代价反而较小。③地理区位。东部靠海,便于对外交往,又接近世界经济发达区,西部则比较闭塞。④历史因素。影响社会、经济、文化基础的差异。⑤政治经济因素。政策影响,投入差别,体制改革进展差别,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条件差别,都能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

当前对地区发展分异的研究已从一般定性研究,进入到定量分析。认为区域发展水平差异可以下列几方面的指标来衡量:

  1. 自然环境。所处纬度,离海洋距离与气候条件,地形与海拔高度, 发生自然灾害的频率与严重性。

  2. 区位条件。反映一个地区和其他地区在空间上的联系,从地理上考虑和主要经济中心、海港、交通枢纽的距离,从地缘政治上考虑和邻国的关系。

  3. 资源赋存。水、土地、能源、矿产、生物等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和开发潜力,对经济发展的保证或限制程度。

  4. 原有经济基础与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地区创造财富或获得财富的综合能力,可从产业结构、人均 GDP 或人均 GNP、增长发展速度、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发展速度、投资效益、外资比重等指标来衡量。

  5. 社会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人口的数量与素质、民族关系、文化、科技与教育水平、社会保障和服务设施。

  6. 生活质量。劳动工资与人均实际收入、家庭开支与消费构成、人均居住面积、居住环境质量。

  7. 基础设施。水电供应、通讯设施、对外交通。

新中国建立以来,一直重视区域开发研究,50 年代开始进行的流域规划和地区综合考察,60 年代开始研究的农业区划和工业城市区域规划,80 年代开始的国土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等,都是属于这一范畴的实际工作,地理工作者参与这些工作,不仅消灭了在地域研究上的空白,摸清了各地区的区情和开发条件,并且发展了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理论。

近年来开展的区域发展战略研究,是根据一定时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总方针和总战略,在系统研究一定地区有关发展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区域整体结构和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分析,把握区域要素相互作用规律,制定该区域发展的战略目标,确定区域的产业结构、开发

方式和区域发展通过流、线(轴)、网络、节点等级体系等空间结构因子的地域组合,实行不同阶段区域的最优空间结构,为区域开发、区域间的协作和交流提供科学依据。这是一种具有地域性、综合性和动态性的区域开发战略。随着系统工程、计算技术等学科的新进展,也开展了从持续发展观点进行各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和配置的研究,以使区域的总体经济发展趋于最优,并提出建立区域优化发展模式。这类区域优化研究已成为中国经济地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新趋向。

中国地域差异性强,这是国情中一个突出的特点。过去由于对地域差异性缺乏应有的认识,以致在一些重大的经济决策中强求一致,结果顾此失彼, 得不偿失,造成经济工作的严重失误。为了避免历史教训重演,应该强调在经济建设和管理工作中,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本书下篇各章选择地域范围大小不同、区域性质和特点不同、存在要害问题和发展方向不同的 13 个不同类型地区为例,来说明“地大、物博、人众” 的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着何等巨大的地域差异性。其中东北地区、新疆、长江三角洲和海南岛代表比较完整的大型和中型经济区;黄淮海地区、黄土高原、河西走廊、西双版纳代表不同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具有鲜明个性的经济区域;四川盆地、宁夏、珠江三角洲和西藏“一江两河”地区,代表在一个较大地区中的核心经济地区;香港则代表中国唯一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从经济发展情况而论,沿海的黄淮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香港,相对来说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东北地区、四川盆地是较发达的地区; 黄土高原、河西走廊、海南岛,以及少数民族较集中的新疆、宁夏、西双版纳和西藏“一两河地区”则是发展中的地区或待开发的地区。把 13 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汇总起来,就不难明确我国进行生产建设必须强调因地制宜的原则,也因此而首先要认识地域差异的特点。

主要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委会编.中国自然地理·总论.科学出版社,1985

  2. 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编写组.中国自然区划概要.科学出版社,1984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编.中国农业地理总论.科学出版社,1980

  4. 周立三主编.中国农业区划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5. 杨树珍主编.中国经济区划研究.中国展望出版社,1990

  6. 胡兆量.中国七个经济区域评价·经济地理,1997,17(1):1~5

  7. 杨君扬,梁进社著.高等经济地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8. 陆大道等编。中国工业布局的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1990

  9. 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科学出版社,1995

  10. 国家统计局编.中国发展报告(1996).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

  11. 国家计委国土地区司,国家计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中国地区经济发展报告.改革出版社,1997

  12. 胡鞍钢,康晓光.中国地区差异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

  13. 吴传钧.调整布局促进三线建设.开发研究, 1987(3): 17~19

  14. 姜德华等.中国的贫困地区类型及开发.旅游教育出版社,1989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国务

院,1994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课题组.中国区域发展政策目标与类型区划分.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印,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