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跃进”至“文革”前半期(1958~1972 年)
在“大跃进”的方针下,全国工业基本建设投资失去控制。据不完全统计,“二五”期间全国施工的大中小型项目达 21.6 万之多,新铺的工业点数以万计。大办“小土群”,工业遍地开花。1958 年全国各地各个角落,都办起了小钢铁。之后,“五小”工业(小钢铁、小化肥、小机械、小水泥、小煤矿)象“雨后春笋”般地在全国各地办起来。同时,实行“以钢为纲”、“元帅升帐”,继续大规模新建、扩建“一五”期间开工的鞍山、本溪、上海、马鞍山、武汉、太原、重庆等钢铁基地;又集中大批财力、物力,先后开始建设酒泉和攀枝花两大钢铁基地。“大跃进”带来国民经济的全面失调, 迫使 1961 年开始大幅度压缩基建投资规模,数以万计的工程被迫下马。
自 60 年代初至 70 年代初,由于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错误估计,采取了两项重大的战略决策,即:①突击进行“三线”建设,②进一步强调建立独立的地区工业体系。导致了我国工业布局“总图”产生重大变化,即所谓战略转移。当时提出:各省都要搬家,建立自己的战略后方。1964 年 12 月, 根据毛主席指示拟定的“三五”计划设想,确定投资重点要向既不是沿海, 也不靠近北方的“大三线”地区转移。重点是四川、贵州、陕西和“三西” 地区(豫西、鄂西和湘西),其中特别要加快以攀枝花、酒泉和重庆为中心的工业建设。要将内地建设成为一个部门比较齐全、工农业协调发展的强大战略后方。内地的工业建设要大分散、小集中,不搞大城市,工厂布点要“靠山、分散、隐蔽”,有的要“进洞”等。 1952~1975 年间,全国基建总投资为 4 181 亿元,沿海地区约占 40%,内地占 55%,其余为不分地区。内地的投资逐步上升,到“三五”时期达到最高,为 66.8%(表 6.3)。
国家在经济基础差的西南、西北投资所占比重,由“一五”时期占全国的 16.9%上升到“三五”时期的 35.1%。在东部发达地区中,同期上海的投资仅占全国的 3.6%,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居第 13 位,天津居 21 位。在三线建设的高潮时期,三线地区和沿海地
表 6.3 1952~1975 年全国基本建设在大区域间的分配(%)
时期 |
沿海 |
内地 |
|
---|---|---|---|
总计 |
其中“三线”地区 |
||
“一五” |
41.8 |
47.8 |
30.6 |
“二五” |
42.3 |
53.9 |
36.9 |
调整时期 |
39.4 |
58.0 |
38.2 |
“三五” |
30.9 |
66.8 |
52.7 |
“四五” |
39.4 |
53.5 |
41.1 |
1952 ~ 1975 |
40.0 |
55.0 |
40.0 |
注:沿海、内地的数字总计不等于 100.0,是因为统一购置的运输工具等不分地区的投资未划入地区内。
区的投资分配见表 6.4。
表 6.4 1969~1972 年部分省、市基本建设投资占全国总投资的比例(% )
“三线”地区 |
沿海地区 |
||
---|---|---|---|
四川 |
12.09 |
辽宁 |
5.13 |
湖北 |
7.38 |
上海 |
2.38 |
陕西 |
6.07 |
天津 |
1.62 |
河南 贵州 |
4.87 4.22 |
江苏 广东 |
2.40 3.44 |
“三线”地区的工业建设,曾有二次高潮。第一次在 1964~1966 年, 主要是四川,其次是湖北、甘肃;第二次高潮在 1969~1972 年,建设地区涉及面较广,第一位的仍是四川,其次是湖北、陕西、河南、贵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