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原子光谱解析】

玻尔的原子理论是建立在三个基本假设的基础上:(1)原子系统只能具有一系列的不连续的能量状态,在这些状态中,电子虽然作加速运动但不辐射电磁能量。这些状态叫做原子的定态,相应的能量分别为 E1,E2,E3⋯⋯

(E1<E2<E3<⋯⋯)这就是所谓的定态假设。(2)当原子从一个具有较大能量 E2 的定态跃迁到另一个能量较低的定态 E1 时,它辐射出具有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为

hv=E2—E1

这一假设确定了原子发光的频率——它就是频率假设。(3)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和电子沿不同的圆形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电子的可能轨道的分布也是不连续的,只有当轨道的半径 r 与电子的动量 P 的乘积(即为动量矩) 等于 h/2π的整数倍,轨道才是可能的。即

Pr = n h .

2(π)

根据玻尔的第二个假设,原子系统中电子从较高能级 Wn,跃迁到较低能级Wk 时,发出单色光,其频率为

其波数为

v = Wn − Wk

h

~ v Wn − Wk

v = =

c ch

电子在量子数为 n 的轨道上运动时,其原子系统的总能量 Wn 等于电子的动

能 1 mv2 和电子与原子核之间的位能 −

2

Ze 2

4πε0 rn

代数和,即

  1. 2 Ze2

Wn = mv −

  1. 4πε 0 rn

又因

Ze2 v2

m

4πε 0 rn r

2

可知 1 mv2 = Ze

2 8πε0 rn

所以

Ze2

Wn = −

8πε 0 rn

Ze2 v2

又由 4πε r 2 m r

和 P = mvr = n h 得 出

Ze2 ε n2h 2

vn =

2ε 0 nh

rn = 0

πmZe2

me 4Z2

Wn = − 8ε 2n2 h2

因为与能级 Wk 和 Wn 相应的量子数分别为 k 和 n 所以有

me4 Z2 1 1

vkn =

2h3

( − )

k 2 n 2

~ vkn me 4Z2 1 1

v kn = =

c

( − ) 8ε2h 3c k 2 n2

1 1

v kn = R( − )

k 2 n2

由玻尔假设而推出的上式,当 k 为 2 时,与氢原子光谱巴耳末系的里德伯公式完全相同,且 R 的理论值可由式

me4

R 2 3

0

算出,结果 R=1.097373×107〔米〕-1,此值与经验公式中的 R 的实验值十分符合。故上式也为里德伯恒量提供了理论解释。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光谱的产生可解释如下:由式

2

Wn = − 8πε r

= − me4 Z2

2n2h 2

0 n 0

可知,n 越大,原子系统 Wn 的绝对值越小,但代数值越大,亦即电子离核越远,原子能量越大。电子在第一轨道亦即最内层轨道(n=1)时,能量最小,原子最为稳定,这种状态便是基态。量子数 n 大于 1 的各个状态,其能量均大于基态能量,这些状态都是激发态。当原子由基态跃迁到受激态时,原子必须吸收一定的能量。例如原子受到辐射的照射或高能粒子的撞击等,这时电子可由第一轨道跃迁到量子数较高的轨道上运动。处于受激状态的原子一般在 10-8 秒内自发地跃迁到能量较低的受激态或基态,在跃迁过程中,将发射一个一定频率的光子,其波数由

~ mn4 Z2 1 1

v = 8ε2 3 ( 2 − 2 )

0 h c k h

决定。由此可看出,巴耳末谱系是当氢原子中的电子从不同的较外层的轨道,跃迁到第二轨道时所发射的谱线。当电子跃迁到第一轨道时,应发出谱系:

~ 1

v = R( 2 ) n = 2,3,4,

1 n

跃迁到第三轨道时应发出的谱系:

~ 1 1

v = R( 32 - n2 ) n=4,5,6,

而跃迁到第四第五轨道时应发出的谱系:

~ 1 1

v = R( 42 - n2 ) n = 5,6,7,

和 ~ 1 1

v = R(52 - n2 ) n = 6,7,8,

两谱系。这些谱系,的确都在氢原子光谱中观察到,而且有些还是在玻尔理论发表以后先从理论上计算出来,然后才通过实验找到的。在 k=1 时所表示的谱系在光谱的远紫外部分,称为赖曼系。k=3 所表示的谱系在红外部分,称为帕邢系。k=4 和 k=5 所表示的谱系也都在红外范围,分别称为布喇开系和普芳德系。在某一瞬时,一个氢原子只能发射一个一定频率的光子,这一频率相应于一条谱线,不同的受激氢原子才能发射不同的谱线。实验中观察到的是大量不同受激状态的原子所发射光的组合,所以能观察到大量的谱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