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干涉实验】
杨格于 1801 年设法稳定两光源之相位差,首次做出可见光之干涉实验,并由此求出可见光波之波长。其方法是,使太阳光通过一挡板上之小孔使成单一光源,再使此单一光源射到另一挡板上,此板上有两相隔很近的小孔,且各与单光源等距离,则此两同相位之两光源在屏幕上形成干涉条纹。因为通过第二挡板上两小孔之光因来自同一光源,故其波长相等, 并且维持一定的相位关系(一般均维持同相),因而能在屏幕上形成固定
不变的干涉条纹。若 X 为屏幕上某一明(或暗)条纹与中心点 O 的距离,D 为双孔所在面与屏幕之间的距离,2a 为两针孔 S1,S2 间之距离(通常小于1 毫米),λ为 S 光源及副光源 S1、S2 所发出的光之波长。两光源发出的
两列光波必然在空间相迭加,在传播中两波各有各的波峰和波谷。当两列波的波峰和波峰或波谷和波谷相重叠之点必为亮点。这些亮点至 S1 与 S2
的光程差必为波长λ的整数倍。在两列波的波峰与
波谷相重叠之点必为暗点,这些暗点至S 与S λ
1 2的光程差必为半波长 2 的奇
整数倍。如图 4—24 所示。实验结果的干涉条纹如图 4—24 所示,它是以P0 点为对称点而明暗相间的条纹。P0 点处的中央条纹是明条纹。当用不同
的单色光源作实验时,各明暗条纹的间距并不相同。
■图 4—24
波长较短的单色光如紫光,条纹较密;波长较长的单色光如红光,条纹较稀。另外,如果用白光作实验,在屏幕上只有中央条纹是白色的。在中央
白色条纹的两侧,由于各单色光的明暗条纹的位置不同,形成由紫而红的彩色条纹。干涉明暗条纹的条件由图 4-25 所示,设相干光源 S1 与 S2 之间
的距
■图 4—25
离为 2a,到屏幕 E 的距离为 D,已知 D>>2a。在屏幕上任取一点 P,P 距 S1 与 S2 的距离分别为γ1 与γ2。从 S1 与 S2 所发出的光,到 P 点处的光程差是:
δ=γ2—γ1
设 N1 和 N2 分别为 S1 和 S2 在屏幕上的投影点,O 为 N1 和 N2 的中点,并设OP=x。从图中直角三角形 S1PN1 和 S2PN2,可知
r12=D2+(x-a)2 r22=D2+(x+a)2
两式相减后,得
r22—r12=(r2—r1)(r2+r1)=δ(r2+r1)=4ax 因 D》2a,所以 r2+r1≈2D,因此
δ = 4ax = 2ax
2D D
如果 P 为一亮点,按干涉条件,光程差应等于波长的整数倍,
即
δ = 2ax = ±Kλ,
D
或
x = ±K D λ
a 2
这里 K=0 相应于在 O 点处的中央明条纹。K=1,K=2, 等等相应的明条纹分别称为第一级、第二级、 明条纹。如果 P 点为暗点,按干涉条件, 有
δ = 2ax = ±(2K + 1) λ ,
D 2
或 x = ±(2K + 1) D λ K = 0,1,2,
2a · 2 。
由此可知某明(暗)条纹与中点 O 的距离与光之波长及光源到屏幕的距离成正比,与二针孔间的距离成反比。依此公式可计算某光波波长的近似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