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国城镇化的地区差异

从大区角度看,中国城镇化水平北 3 区高于南 3 区。1989 年城镇非农业人口比重在东北(39.12%)、华北(24.17%)和西北(19.29%)都分别大于 18.89%的全国平均水平,②而华东(17.49%)、中南(15.81%)和西南(11.70%)分别低于全国的水平。

从省区级差异看(图 26),京、津、沪 3 个直辖市和台湾省城镇化水平最高,这是中国面积小、人口稠密、以城镇和非农业经济占了绝对优势的 4

个政区单元,3 个直辖市实际上近似于城市地域。其次是辽、黑、吉东北 3 省,这是中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农业开发历史相对较晚,但近代工业发展比较早,解放后工业得到重点开发的地区。

图 26 1989 年中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城镇非农业人口比重图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内蒙古、新疆、青海、宁夏 4 个边远省区城镇人口比重都不算低,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和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似乎不尽一致。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复杂,从经验分析可以初步认为:①这里人口密度低,人口稀少,农业中放养畜牧业占重要地位,农业人口的规模和相对比重与一般农业以种植业占绝对优势的省区相比相对低得多;②这里的种植业以

① 回归结果如下:1949~1957 年,y=11.018 lgx-9.429,S=0.365,R=0.9618;1977~1989 年,y=11.261 lgx-15.342,S=0.234,R=0.995。

② 不包括台湾和港澳。

发达的绿洲农业称著,在绿洲上人口密集、商品农业发达,有利于城镇的形成和发展,城镇的商业和手工业已有悠久的历史;③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因资源丰富,国防安全,又是少数民族经济落后区,为了合理布局生产力, 国家在这里曾经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和建设,是中国前 30 年工业发展速度

最快的地区之一;④为了支援这里的建设,前 30 年有大量的人口迁入(包括有组织的和自发的迁移),移民在迁入区大量从事非农业活动是正常的规律;⑤地旷人稀的少数民族地区,交通线拉得长,交通运输部门的职工比重相对略高。为了工作的方便和更好执行民族政策,在各级企事业单位的编员比汉族聚居区都要略高;⑥城镇居民的自然增长率相对较高。中国城镇人口比重最低的省区是西藏、云南、贵州 3 省区以及桂、豫、川、皖、冀、湘等人口稠密的农业大省(区)。

叶嘉安和许学强曾经对 7 个自变量作主因素分析,来解释 1978 年中国

城镇化程度的省际差异(不包括 3 个直辖市)。归纳出工业化和人口密度两个主因素是影响各省区城镇化水平的主要因素,分别解释变差的 51.21%和26.25%。然后根据各省区对这两个主因素的因素得分,建立了省区城镇化水平的二元回归模式。结论是省区的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进展呈正相关关系,与人口密度呈负相关关系;中国的工业布局政策促进了人口密度较低的华北、东北、西北部分省区的城镇化,而控制市镇非农业人口增长的政策, 又制约了东部和中南部分省区的城镇化。①

把中国执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的 10 年和以前的 30 年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虽然各省区的城镇人口都在增长,但增长有快有慢,而且城镇化快慢的地区分布前后有了巨大的变化。以 1954 年和 1980 年作为基期,可分别求出

1980 年对 1954 年、1989 年对 1980 年各省(市)区城镇人口占全国城镇总

人口比重的增长指数。指数大于 100 的省区,城镇人口增长的速度大于全国

平均速度,表明城镇化速度较快;指数低于 100 的省区说明城镇人口增长的速度小于全国平均速度,城镇化速度较慢。计算所得的数据见表 22,由表可见,前后的对比关系十分清楚。前 30 年内蒙古、新疆、青海、宁夏、黑龙江等北方边远省区是城镇化水平增长幅度最大的省区,其次是新建工业较多的贵州、湖北、江西等内地省。而沿海的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