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劳动力转移法

从乡村对劳动力的推力的角度,也可以预测区域城镇化水平。笔者和几位同志在山东济宁工作时,曾设计了这样的式子:

① 参见参考文献 159。

P = P e r t + (gB er t − S ) • α • β + m

(7)

n o o Q

式中:

Pn——规划期末城镇人口; Po——基期城镇人口; g——农业人口中的劳动力比例; Bo——基期农业人口; S——规划期末总耕地数; Q——期末每个劳动力平均负担耕地; t—— 预 测 时 间 ; r——规划期内人口自然增长率;

α——种植业的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从事非农业活动的系数; β——进城劳动力的带眷系数; m——可能从区外迁入的城镇人数。

(7)式右边第一项代表现有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第二项是本区因乡村劳动力富余向城镇的迁移,其中α,β,Q 需要参照全国和本地区的情况进行估计,S 可根据本区历史上耕地变化趋势求得,第三项取值是考虑到今后区内新建、扩建工矿业可能从区外迁入的人口。

这个方法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取得的系数较多,工作量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