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对城市发展机制的解释

本书第四章介绍了生产方式、区域条件和地理位置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这些因素尽管很重要,但一般来说是城市发展的背景因素和外部条件。具体到一个城市,蕴藏在城市内部的动力是什么,目前还不十分清楚,这其间的过程也十分错综复杂。但是,城市经济基础理论把这种纷繁复杂的关系理出了一个大概的头绪。

这一理论认为,城市发展的内部动力主要来自输出活动即基本活动的发展。由于城市基本活动的建立和发展,从输出产品和劳务中获得的收入增加,收入的一部分导致基本部分的职工对本地消费和服务需求的扩大,也就导致了本地区非基本部分就业岗位的增加和收入的增加。基本活动收入的另一部分则用于本身的扩大再生产,继续为城市从外部获取更多的收入。基本和非基本活动每一次的增加都要引起当地人口的进一步增加,这样反过来又增加本地区的需求和本地区的人口。城市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基本和非基本两部分活动在一个地方循环往复、不断集聚的过程。城市基本部分每一次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最后在城市所产生的联锁反应的结果是数倍于原来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城市基本活动所引起的这样一种放大的机制被称

作“乘数效应”,也俗称为“繁衍率”。

从城市就业职工的结构来看,城市总就业(E)等于基本部分就业(BE) 和非基本部分就业(NBE)之和,即:

E=BE+NBE (1)

亦即E=BE+ NBE ·BE=(1+ NBE )·BE a

( 2 )

BE BE

设 1+ NBE =m,

BE

则 E=m·BE (3)

  1. 式中的 m 就是乘数,它表示基本活动职工增加一个单位,引起城市总职工的增加量是基本职工增加的 m 倍。显然,乘数的大小和城市就业职工的基本/非基本比率是有关系的。

城市人口(P)与城市就业职工(E)和基本职工(BE)之间也有一种乘数关系,乘数大小也和 B/N 比有关:

P=α·E (α>1,也称带眷系数) (4)

P=α·m·BE=α(1+ NBE )·BE

BE

( 5 )

如果知道城市非基本职工(NBE)与它所服务的总人口(P)之间的系数β,则:

NBE=βP (β<1) (6)

那么,从(1),(4),(6) 3 式可以得到以下 3 个经济基础方程式, 说明城市或区域的人口和职工的发展(与衰落)是由基本部分的变动来控制的:

E=(1-αβ)-1BE (7)

P=α(1-αβ)-1BE (8)

NBE=αβ(1-αβ)-1BE (9)

根据这样的原理,假如基本活动的职工数一旦确定,就可以计算出相应的非基本部分职工和城市人口。计算程序的框图如下:

(二)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对城市发展机制的解释 - 图1

在图中,服务职工即非基本部分职工被细分成为消费者服务的职工和为基本生产服务的职工两个部分。并且假设城市已知的人口职工比α、消费者和服务职工比β1,基本生产者和服务职工比β2 是不变的。那么把基本职工数输入后,就可确定最终造成的服务职工和城市人口的增长量。利用这个结果,人们可以进而预测由于基本人口的增加,所需增加的新住宅单元数、中小学的班次、电话门数、公共交通和上下水道设施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个城市中的基本活动和非基本活动在部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许多城市发展的事实说明,老的以基本活动为主的部门到一定时候会衰落,原来以非基本活动为主的部门中也会成长出新的基本活动。

雅各布斯(J.Jacobs)分析过美国底特律基本部门的演变过程。19 世纪二三十年代底特律刚开始成长的时候,最早的输出产品是面粉,在面粉厂附近有为面粉业服务的制粉机的修造业和为面粉输出服务的造船业。早先船用

发动机的制造工艺是相当落后的,但后来随着造船业的扩大,发动机制造技术得到了提高,到 1860 年左右船用发动机也成为底特律的重要输出产品。在发动机制造业成长为基本部门的同时,为制造发动机提供铜合金的冶炼业也发展起来,甚至铜一度成了底特律最大的输出商品。1880 年以后,由于矿石枯竭,冶炼业一落千丈,被迫停业,但这时已经有许多其它的工业发展成为输出产业,弥补了铜冶炼业衰落所带来的影响,城市继续得到发展。到 20 世纪初,在长期机械制造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汽车工业成为底特律最重要的基本部门,直至今天。

从底特律的例子不难看出,由于分工的日益精细,技术的不断进步,从一种输出产业的基础上,会演变或分化出新的输出产业,这是一种转化。输出产业数量上和种类上的增加,扩大了对输入产品的需求,这种需求的扩大会吸引城市本身去发展更多种类和更大规模的服务产业,力图取代这些输入商品。这是另一种转化。第 2 种转化产生一起鼓励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力量,

而且会和第 1 种转化合流,从中又形成新的输出产业。城市规模的扩大,使城市在经营管理、技术、协作、基础设施等方面处在有利地位,甚至在国家政治上的发言权也得到加强,这一切又都有利于新的基本部门的发展。结果城市的成长是一个循环和累积的过程。

普雷德(A.R.Pred)从发达经济下城市发展的分析中,把乘数效应和循环累积过程提炼为如下的模型(图 37)。

按照循环和累积过程的原理,一个城市一旦形成,从理论上讲,它会无限地发展下去。特别是在城市基本部分的比重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而变小的规律支配下,大城市未来的发展,对基本部分的依赖相对较小,而城市发展的乘数效应相对较大,大城市有更强大的自我发展能力。基本部分小小的增加,就可以导致非基本部分的大发展。按此推论,结果是惊人的。

(二)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对城市发展机制的解释 - 图2

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循环和累积原则下的集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内部“需要”,只是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城市发展同时还受其它因素的制约, 特别是受到城市外部条件诸如区域的自然、经济条件、地理位置等等的限制。是否有充足的水源和备用地?是否有充足的劳动力、粮食、副食品和其它原材料的供应?与腹地是否有方便的联系渠道?产品在市场上是否有足够的竞争能力?只有当“需要”和“可能”都具备的情况下,城市发展才能实现。从另一个侧面讲,如果经济发展的内部需要和外部条件都具备,人们企图阻挡城市的发展也是徒劳的。

当城市的继续发展受到外部条件的限制时,当然也可以采取某种技术措施冲破这种限制,但总是必须付出很大的经济代价。(包括维持环境生态平衡所需的投资)。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也不得不从更远的地方购进原材料和各种必需品,到更远的地方去销售它的产品,从而势必增加产品的成本、减少所得的收益。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市政建设的投资也随着城市的扩大而跨越新的门槛。城市在这方面投入和产出的效益比较是城市发展中的一种调节齿轮。

而且,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内部要求集中的力量和要求分散的力量实际是同时存在的。要求分散的力量主要来自大城市中心的拥挤,导致用地紧张、地价上涨、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而交通和通讯技术的日益进步,使产业区位选择的灵活性大大增加。当集聚不经济超过集聚经济时,大城市的规模就不会继续膨胀,并转向空间结构的分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