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7 人口中数居民点规模应用例示

(1960 年墨西哥*)

规模组

人口(人)

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1000 人以下

12222347

35.00

35.00

1000 ~ 2499 人

4995644

14.30

49.30

2500 ~ 4999 人

2959460

8.48

57.78

5000 ~ 99999 人

8233426

23.57

81.35

100000 人以上

6512232

18.65

100.00

总人口

34923129

100.00

* 指行政上的城市,不考虑都市区。

这一指标的优点是可以避开各国不同的城镇定义,而且使城镇化水平包括了城镇规模的内容。缺点是不如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指标直观,而且这种方法受研究区域城镇人口分布的影响很大。不适合那些城镇数量很少,规模等级不多的国家。对于乡村人口超过 50%,而对乡村居民点又没有进行规模分类的国家,则无法进行计算。人口中位数城镇规模还可能掩盖不同国家城镇化所处的发展阶段的差异。例如阿根廷和美国 1950 年人口中位数城镇

规模都是 9000 人,同年两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分别是 63.3%和 67.0

%;1960 年时,阿根廷的中位数城镇规模为 212000 人,美国却是 112000 人, 而相应城镇人口比重分别为 64.0%和 69.1%。

量测城镇化速度的指标,与城镇化水平指标有关。最常用的是城镇化水平百分点的年变化。

1

式中:

TA =

(PUt +n − PUt )

n

(4)

TA——城镇化速度; n——两时刻间的年数;

Put+n、PUt——在 t+n 年和 t 年的城镇人口百分比。

要注意,这个时候城镇化速度(TA)的单位是城镇人口比重年均增长(或减少)的百分点,而不是百分比(%)。

如果用人口中数居民点规模表示城镇化水平,那么城镇化速度可看成是中数居民点规模的年平均指数变化率,此指标不常用。

T M I = 1 in M I t+n

(5)

n M I t

由于城镇化过程反映在许多不同的方面,因此不可能有一个理想指标综合量测这一过程。每一个指标都只量测了城镇化过程中某一方面的特殊侧面。使用最多的城镇化水平的量测指标并不能满足各种目的的城镇研究。具

体采用哪一种指标,取决于研究的目的、对象和可能获得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