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心地理论

(一)背景

德国经济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在 1930 年完成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于 1933 年出版了一本名叫《德国南部的中心地》的书, 从而开创了城市地理学发展的一个新时代。

当时的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经济事物和经济现象的存在。对于一个城市,地理学主要用描述方法研究其区位、形态、经济特征等外部表现。虽然地理学家一般凭着历史研究法的扎实基本功,可以对这个城市获得一种正确的图像,但因地理学当时一般不顾及城市在经济活动中作为市场的作用和机理等更深层的原因,单单依靠传统的地形学和自然条件的位置观,已经不能完满地解释所得到的城市经济图像,不能解释区域的城市数量、城市规模和城市分布,不能揭示出确定的规律性。

就在这个时期,克里斯塔勒在韦伯工业区位论和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启发下,独辟蹊径把地理学的空间观点和经济学的价值观点结合起来,探索城市的数量、规模和分布的规律性。他认为“城市在空间上的结构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的投影”,坚信规律性是确实存在的。他通过对当时以农业用地占优势的德国南部的实验研究,以抽象演绎的方法创立了主要根据城市向它周围的腹地所提供的服务来解释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理论。

有趣的是,另一位德国学者奥古斯特·廖什(August L ösch)几乎是同时,但又完全独立地发现了和克氏内客相似的中心地系统。不过,他的著作

《经济的空间分布》①发表在 1940 年,比克氏晚了 7 年。有时候,这两位学者都被推崇为中心地理论的开创者。由于廖什理论的实质仍然是工业区位论,因此克里斯塔勒对城市地理学的影响远在廖什之上。有人评价道,“没

① 过去对此书的译名多为《区位经济学》,从英文译本而来。亦有人译为《经济空间秩序》。此处从陆大道同志意见。见陆大道,《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第 36 页,科学出版社,1988 年。

有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学说,便没有城市地理学,没有居民点问题的研究”。克氏中心地理论的提出超前于当时学术界的一般认识水平,一开始它并

没有被普遍理解和接受,相反受到冷嘲热讽,他的论文曾被国际地理学大会拒绝。从 40 年代起,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成果才在美国、荷兰、瑞典得到重视,1960 年斯德哥尔摩国际地理学大会在隆德召开以克氏模式为中心议题的城市地理专题讨论会,受到高度的赞扬。1966 年他的著作被翻译成英文后,② 更是广为流传。经过世界许多学者的共同努力,中心地理论已经得到发展、完善和深化,并被用于实践。回顾历史,克里斯塔勒所建立的理论和使用的方法,为后来五六十年代人文地理学的数量运动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