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区域分布论阶段

进入 30 年代和 40 年代,地理学从环境决定论的束缚中走了出来,认识到在人和环境的关系中,人是一个积极的因素,人要受到环境的直接影响, 但是不能用环境控制来解释一切人生事实。人类生活方式是各种因素包括社会、历史、心理因素的复合体。地理研究领域的中心从极端的自然方面稳步地转移到人文方面。越来越多的地理学家得到共识: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现象分布的科学。各种类型的区域研究成为地理研究的热门课题。

这时,城市地理学的注意力也转移到城市和区域的关系以及城市区域内部形貌区的形成上,这样的兴趣一直维持到 50 年代和 60 年代。

早先的位置公式也日益受到现实的挑战。它不能解释有些地方条件并不差或者相当优越,却没有产生城市;而在一些条件明显不利的地点却出现了城市,甚至可能是大城市。它无法解释历史上曾经很发达但已经不存在了的城市。随着 19 世纪中叶铁路交通的发展和进入 20 世纪 20 年代汽车在西方的开始普及,新式的运输方式刺激了城市区域的迅速扩大,在英国出现了集合城市(conurbation),用位置公式也无法解释许多城市成团凝聚的这种现象。至于大城市内部景观的差异更是主要为各种经济和社会力量所决定。地理学家已经感到,把城市研究继续归结在无生命的自然位置和静态图式的形态上,已经是无能的表现,以至不得不重视社会和经济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注意从区域城市群体的角度来研究城市的分布、职能、规模以及从城市区域的角度来研究城市内部的差异。

这一时期城市地理学的两大贡献是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中心地学说的诞生和美国芝加哥人类生态学派提出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前一成果的巨大影响虽然在战后才感觉到,但它的出现说明, 城市地理已从单个城市的研究向城市体系的研究迈进;后一成果则标志着城市地理学的注意力从对城市简单而肤浅的总体认识转向城市内部景观的复杂性。城市地理学的两大组成部分在这一阶段得以基本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