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郊区城镇化和逆城镇化

如果从城市中心来考察城市发展过程,也有两种类型:向城市中心集聚的向心型城镇化和从城市中心向外离心扩展或扩散的离心型城镇化。一般说来,向心过程和离心过程贯串于城市发展的全过程,但是城市发展的初中期主要是向心型的,城市发展的中后期,可能主要是离心型的。郊区城镇化和逆城镇化是城市离心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

郊区城镇化也叫城市郊区化,简称郊区化(suburbanization)。简单地说,这是人口、就业岗位和服务业从大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郊区化”指的“郊区”是中心城市行政边界以外的邻接地域,主要是城市化地区核心以外的城市边缘。

从本世纪 20 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主要是大城市)发生了一次又一次从城市中心推向郊外的浪潮。

第一次浪潮是人口的外迁。推动人口外迁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给城市中心带来了巨大的人口压力,这种压力增加了对住宅的需求。房地产开发者们通过改善进出城市的交通设施,加速在地价相对便宜的郊区投资开发,使不断富裕起来的、拥有私人交通工具的中产阶级首先逃离环境不断恶化的市中心。50 年代以后人口的这种离心移动尤其普遍,这可从1951~1961 年伦敦人口分布变化图上得到清楚反映(图 22)。在美国,

由于人口外迁,中心城市所占的人口比重迅速下降(表 16),1980 年美国全部的城市化地区人口中,居住在中心城市和外围密集区的人口比例为 48∶ 52。同年,全部大都市区人口中,中心城市和郊区县的人口比例为 40.69∶

59.31。据报道,70 年代以来,美国黑人家庭也被卷入到人口郊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