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16 美国大都市区人口在中心城市和郊区比重的变化(%)

年份

中心城市

人口比重

郊区人口

比重

年份

中心城市

人口比重

郊区人口

比重

1900

62.05

37.95

1950

56.77

43.23

1910

64.77

35.23

1960

50.17

49.83

1920

66.00

34.00

1970

45.81

54.19

1930

64.46

35.54

1980

40.69

59.31

1940

62.61

37.39

的大潮之中,1970~1980 年间,黑人在大都市郊区的增长率比在中心城市快2.1 倍,1980~1986 年又扩大到 4 倍。①

第二次浪潮是工业的外迁。外迁的高潮比人口和住宅要晚,出现在 60 年代以后。中心城市工业衰落的主要原因有:集中在老工业城市中心的工厂大多是传统的制造业,设备陈旧,房地产费用高昂,利润率下降,甚至纷纷倒闭或在郊外选择新址。1966~1974 年间伦敦老区减少了 39 万个工业就业岗位,其中 67%是因为老企业的关闭或规模缩小,27%是因企业外迁。在这同时,市中心工业的新生率是极低的。城市郊区成为工业的理想区位,主要原因是:有大面积较为廉价的土地吸引迁出企业的扩建和新建;接近铁路、港口,特别是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能满足大量使用灵活、快速、安全的汽车运输。这两个优点对于采用流水作业、需要大面积单层厂房的大型现代化工厂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这些有生产活力的大厂在郊区的新建和迁建,又会引起连锁反应,使与它们有联系的小厂也跟着外迁。②

第三次浪潮是零售业的外迁。这是在人口外迁中,市中心商业面对来自新郊区商店的激烈竞争而被迫采取的措施。在大规模的郊区住宅开发的情况下,沿马路退红线集中布置的商业带已经不能适应需要。代之而起的是在具有较高消费能力的社会群体能够方便到达的地方建立超级市场或商业中心。它一般以几乎无所不包的丰富货物、大面积的附属停车场、相对廉价的汽油、长时间的昼夜营业服务吸引了大量的顾客。超级市场通过直接进货, 对市中心及其附近的批发业和仓库的需求也相应减少。

近年来办公室也在一些主要城市的郊外得到了强有力的发展,形成了城

① 参见参考文献 96。

② 参见参考文献 171。

市郊区化的第四次浪潮。像伦敦、巴黎、法兰克福、纽约等世界性的大城市都对办公用地有许多需求。城市中办公室经济的日益发达,已经引发了市中心的空间压力,抬高了办公室租金,增加了交通拥挤的程度。一些政府和企业也倾向于把非决策性的日常工作机构分散到地价和工资较低、劳动力又有保障的新区,城市郊外的新城镇、机场附近、地铁站或新购物中心周围都是优先选择的区位。

早期的郊区是中产阶级为逃避大城市的混乱而作出的一种努力,但最后还是走到了它的反面。它不再是缺乏经济行为的“卧城”,现在却是拥有许多雇员的城市综合体的一部分。在很多情况下,郊区与郊区之间的差异已经不比传统观念里郊区与中心城市间的差异小。郊区化形成的长期后果也许是大量人口每天的长距离通勤,既包括住在花园般住宅里的人每天从郊区到中心城市的通勤,也包括雇佣在郊区商业中心、旅馆、零售点、快餐店和工厂的低技术蓝领工人从中心城市到郊区的反向通勤。

从各种意义上讲,城市郊区化并不意味着大城市的衰落,因为城市的建成区仍在扩张,只是扩张的方式以分散化或低密度蔓延为特点。大都市区的人口仍在增加。郊区化只是城镇化总进程中的一个阶段,即城市由高密度集中向离心低密度扩张的转变。

逆城镇化(counterurbanization)指的是人口从大城市和主要的大都市区向小的都市区甚至非都市区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这种和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传统城镇化的迁移方向不同的人口移动过程是 70 年代首先在美国出现并被贝利命名的,①然后在英国等欧洲发达国家也发现类似的分散过程。

1970~1976 年美国人口增加了 5%,而大都市区只增加了 4%,第一次出现了都市区人口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的情况。4%的大都市区人口的增长,是以中心城市人口减少 3.5%,大都市郊区人口增加 10%为基础的。也并不是所有大都市区的中心城市人口都减少,100 万以上人口的大都市区的中心城市人口将近减少 4%,不到 100 万人口的大都市区的中心城市还增加了 1%稍多。说明这期间大都市区出现了人口净迁出大于净迁入的现象,迁出的人口主要来自规模很大的大都市区,特别是它们的中心城市。而迁出的人口主要流向较小的大都市区(尤其是美国阳光带的大都市区)和非都市地区。不过有迹象表明,进入 80 年代,美国人口又开始返回城市。

英国在 1971~1981 年间,伦敦大都市区人口下降了 3.4%,而同期全国人口增长 0.16%。人口的迁移和城镇等级的关系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