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78 中国城市在三大区域的分布变化

1947 年

1952 年

1957 年

1964 年

1980

1990 年

地区

个数 比重

(%)

个数 比重

(%)

个数

比重(%)

个数

比重(%)

个数 比重

(%)

个数

比重(%)

东部沿海

29 48.3

67 42.9

73

41.5

68

40

78 35.0

181

38.87

内 地

24 40.0

73 46.8

84

47.7

80

47.3

118 52.9

231

49

边远地区

7 11.7

16 10.5

19

10.8

21

12.4

27 12.1

55

11.8

合 计

60 100

156 100

176

100

169

100

223 100

467

100

反映了城市体系扩展的方向(表 78)。在 80 年代以前,内地和边远省区是发展的主要重点,文革以后,沿海地区的发展趋于回升。

在众多的新设城市中,按发展基础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1952 年以前的县城或县级以上区域中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类略有历史基础的新城市占新设城市的绝大部分。另一类新城市差不多完全是在新中国

成立以后各个不同时期新建起来的。它们没有多少历史基础可言,有的以前不过是一个小镇,一个矿点,或者一个小村。有的则完全是从荒原上、戈壁滩上、深山峡谷里或密林深处从无到有、平地而起的,往往不能从老地图里找到它们的名字。以 1952 年的设市城市为基础,到 1989 年底为止新设的近

300 个城市中,有 54 个属于这类全新的城市,它们的涌现更能说明中国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变化的特点。

列在表 79 里的 45 个新城市,绝大多数是国家大中型建设项目的产物, 都有鲜明的职能特征。

开发千年沉睡的丰富自然资源是新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其中以能源新城数量最多。以煤炭或煤电开发为主的新城有东北的双鸭山、七台河、铁法, 华北的平顶山、鹤壁、义马、古交,华东的枣庄、新泰、淮北,西北黄河岸边的乌海、石嘴山和陕西铜川,位于大西南的六盘水和合山。50 年代在甘肃老君庙新建起第一座石油新城后,然后是新疆的克拉玛依和以提炼油页岩的人工石油城茂名,60 年代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起了大庆市, 70 年代开发胜利油田,诞生了东营。配合大型水利枢纽的建设兴起了三门峡市、青铜峡市、丹江口市,而廉价电力又为它们工业的进一步集聚提供了良好条件。就地或就近利用铁、煤资源兴起的大中型钢铁联合企业,使中国的钢铁工业城市行列中增加了江南钢城马鞍山、西北钢城嘉峪关、西南钢城攀枝花和湖南的娄底。牙克石和伊春分别是东北林区大、小兴安岭的林业新城;石河子和奎屯是在开垦新疆荒地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