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1978 年以后的振兴阶段

国运的兴替和学术的盛衰息息相关。1976 年“四人帮”被打倒,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1978 年以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人文地理学走上了复兴的道路。

转折发生在 1979 年 12 月至 1980 年 1 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地理学会第四届代表大会上。李旭旦(1911~1985 年)教授第一个提出了“复兴中国人文地理学”的战略口号,受到了会议的拥护。由于多方努力,1983 年 7 月正式成立了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学专业委员会,具体负责推进经济地理以外的人文地理分支的发展。1985 年在无锡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性的城市地理学术讨论会。1990 年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和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在上海开会,决定成立城市地理学组,促进城市地理学的发展。从地理学报历年来发表的论文数的统计也表明,城市地理学已成为我国人文地理学中发展最快的一个分支。1934~1948 年间,该刊共发表城市地理论文 5 篇,1949~ 1966 年间只有 3 篇,1967~1977 年停刊 10 年,1978~1988 年短短 10 年已

发表城市地理论文 17 篇。

如今,城市地理研究已成为几乎每一个地理研究所和大学地理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喜的是一支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的研究队伍也已经初步形成。一些有造诣的老一辈城市地理学术带头人仍在勤奋工作,一批中年学者已经成长起来,近年培养出来的一大批城市地理博士生和硕士生也有良好素质,正在脱颖而出,下面还有更多的青年学生深深地被城市地理学所吸引。城市地理学的中外交流和合作也格外频繁。用英文在国外发表或被国外翻译发表的城市地理论文不断增加。

推动城市地理学发展的最早动因是“文革”后期,大学地理系的经济地理专业为了改善学生毕业后的出路,先后转向城市规划方向,大量的经济地理学者转向研究城市。当时城市规划工作在中国被取消多年,城市发展中充满了混乱现象,从而为地理学的介入提供了机会。1978 年以后,城市在中国社会经济的复苏和加速发展中作用越来越大。城市地理学在这种环境下得到成长壮大。主要进展体现在 3 个方面:

  1. 参加了大量的城市规划设计,在城市规划界已经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城市规划在中国历来是建筑学出身的规划师工作的领域。现在各地理系师生进入这一领域参加了数以百计的市镇规划,取得了社会的信任。这是因为城市总体规划中的许多综合性问题的解决,如城市的职能性质、规模、吸引范围、功能区的布局、重点企业和设施的区位选择、城市环境等,是建筑

学的薄弱环节,而恰恰是地理学的专业优势。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地理学者还发表了不少有关城市总体规划理论和方法论方面具有明显地理学特色的论文。①南京大学宋家泰教授等编著的《城市总体规划》是地理学研究城市规划的一本总结性专著。

1984 年以后,中国广泛推行市带县的管理体制,各地政府已经不满足于单个城市的规划,迫切要求为一个区域内互有联系的一组城镇的合理发展提供宏观指导。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城市地理学者创立了我国的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应用城市地理的理论与方法论,预测规划期内区域的城镇化水平,合理规划区域内城镇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网络结构,大大丰富了城市规划的内容。地理学者的许多城市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的成果通过法律程序已被各地政府批准并得到实施。

  1. 城市地理学带头兴起了中国城市化的研究。

当西方学者早在六七十年代已经关注中国的城市化过程时,中国却没有人研究这个问题。因为在很长时间里中国对城市化基本上持否定态度。1978 年以后,首先是地理学家借鉴国际城市化的总趋势,总结新中国前 30 年城市化过程曲折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尖锐提出了中国要现代化也必然要伴随着城市化,对城市化有了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经过几年的讨论,城市化的方向已经得到各界包括政府的普遍接受。近 10 年来中国城市化过程明显加

速并稳步前进,结束了长达 20 多年的城镇人口大起大落或停步不前的不正常状况。现在,城市化已经成为地理学家、经济学家、人口学家、社会学家和城市规划界共同的研究热点,研究的中心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道路究竟怎样走?问题的核心是怎样在中国完成规模空前的人口从农业向非农业、从乡村到城镇的大转移。近年来地理界对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等发达地区的城市化,特别是那里的小城镇研究比较深入。国家的城市发展方针是城市化道路的集中反映,以北京大学地理系为代表的一些学者,近来对我国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方针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正在引起热烈的讨论。

  1. 城市体系研究已经全面展开,城市内部结构的研究也正在起步。区域性的城市体系研究成果很多,它们大都是区域规划或区域城镇体系

规划的产物。至于全国性的城市体系研究在主要领域已经开展起来,其中讨论城市规模分布的较多。最近,有关城市经济空间网络,城市职能分类,城市间信息交互作用,城市的经济效益差异等研究成果也陆续发表。这些成果都采用了不同的统计分析方法,借助计算机来处理大量的原始资料。全国性城市体系研究取得进展,部分归功于中国城市统计资料的日益丰富。

围绕着制订各个城市发展战略而展开的单个城市研究,论文的数量极多,主要内容大都是分析某个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确定城市未

① 参见参考文献 124~131。

来发展的方向,提出相应的措施。其中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城市的研究尤其受到重视。①

有新意的城市内部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广州和南京等少数大城市,主要涉及城市的市场空间、生产空间和社会空间。②与此有关的城市形态研究和城市边缘区研究也正在取得进展。①但是总的说来城市内部结构的研究在中国相对比较薄弱。主要原因是:①虽然地理学者参加了大量的城市总体规划工作,但比较忽视对城市内部结构的理论概括和深入研究;

②中国缺乏城市内部各小区域的详细统计资料;③由于社会制度和所有制的根本不同,西方已有的各种城市内部结构的理论和模式,与中国的实际情况差距较远,不易被移植吸收。1986 年中国成立了国家土地局,加强对城市土地利用的管理,正在逐步推行城市土地的有偿使用。这一改革措施必将引起城市内部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城市地理学正在研究城市土地的分等定级,为确定城市地价提供依据,② 这很可能成为推动城市内部结构研究的新的契机。城市住宅短缺、交通紧张、生态失调等城市问题的尖锐化也要求加强城市内部结构的地理学研究。

中国的城市地理学从 20 世纪初期自西方国家引进以来,经历了一条在艰辛曲折中奋进的道路。和过去比,是前进了一大步,但和同期的国际先进水平比,差距还很大。从立足于本国的研究到更多地研究世界;从引进国外的理论和方法到创立中国特色的学派;从重于描述到定性定量的高度结合; 从重于现状研究到精于预测和政策、决策研究,真正形成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研究的生动活泼的局面,还有相当长的路程要走。中国有世界上最多的城镇人口,最庞大而复杂的城镇体系,城镇化的发展正方兴未艾,完全可以期望,城市地理学在中国具有极为广阔的前景。

① 参见参考文献 50,132,133。

② 参见参考文献 134~138。

① 参见参考文献 139。

② 参见参考文献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