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对克氏理论的验证与讨论

对克氏理论的大量检验主要想通过不同职能的门槛值及其等级差异,中心地的人口与职能数、企业数、职能单元数之间的关系,中心地的人口和市场区大小、城市间距的关系等论证一个区域的中心地是否确实存在着克氏所描述的等级体系。

有许多研究作出了肯定或部分肯定的答案。首先是斯梅尔斯

(A.E.Smailes)在 1944 年用中心地的银行数、普通中学、医院、电影院、地方报纸和高档次商店(Woolworth’s store)的出现划分了整个英格兰和威尔士聚落的等级体系。②布雷西(H.E.Bracey)和布拉什(J.E.Brush)1953 年分别在美国威斯康星州西南部和英格兰南部两个接近于克氏理想景观条件但是人口密度和聚落历史不同的地区都发现了乡村服务中心存在着等级体系。他们后来还在 1955 年合作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两地较高级中心间

的距离都是平均 21 英里,较低级中心间的距离前者 10 英里,后者 8 英里。

①韦伯(N.V.Webber)1969 年也选择条件与克氏模式相似的印第安纳州 52 个县

进行研究,发现各等级中心地间的平均间距基本上呈 3倍,与克氏的理论

距离相当。②廖什把美国艾奥瓦州 819 个交通中心分成 5 个等级,最低级中

心间隔 5.6 英里,其余各级中心间距基本在此基础上以

4倍递增。斯金纳(G.W.Skinner)1964年也发现中国成都平原墟集日期

的排列符合六边形市场区,并存在 K=3 和 K=4 两种类型③,等等。

也有一些研究认为实际情况并不符合克氏模型。如澳大利亚南部 519 个中心地,分为 5 级,每级中心地的实际数与 3 种 K 值推算的理论数无一吻合。即使对那些认为克氏模式成立的研究报告,提出异议的也不少。

问题的焦点在于克氏模型的一大特点是中心地具有严格的等级体系,不同等级的中心在数量上,从大到小按一定的倍数增加,同等级别的中心地应

① 参见参考文献 209。

② Smailes,A.E,The urban hierarchyofEnglandand Wales,Geogra-phy,29,41—51,1941.

① Brush,J.E.and Bracey,H.E.,Rural service centres in SouthwesternWisconsin and Southern England, Geographical Review,45,559—569,1955.

② 参见参考文献 94。

③ 参见参考文献 79。

有相似的人口、相似的职能类型、相似的职能数和相似的市场区范图 76 阶梯状的城市等级体系

围。从而在市场供应上从低级到高级形成逐级依赖的嵌套关系。简而言之, 这是一种呈阶梯状特点的等级体系结构(图 76)。

但实际检验结果,这种阶梯状结构很少出现,大多是没有明显中断的连续的等级体系。包括斯梅尔斯等早期验证中划分的等级,都没有表现出等级间明显的差距。后来,贝利和加里森在华盛顿州斯诺荷米什县对 33 个中心

地的等级划分,用了一种较为准确的方法。即使按照他们划分的 3 个等级, 也可以看出,确实存在着明显的任意性。有一些人口很多的中心地却只有很少的职能(图 77)。后来,贝利等用更加复杂的多变量分析方法检验艾奥瓦州西

图 77 斯诺荷米什县中心地的等级(引自参考文献 21)

南部中心地的人口与间距、消费者对高级和低级商品购买行为的出行模型, 以及市场区的体系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个由市(超过 55 个职能)、镇(28~54 个职能)和村(10~27 个职能)组成的 3 级中心地等级体系(图78)。然而仔细检查仍然可以发现,3 个等级之间的差距仍然是太小了。① 大量的研究结果证明,连续的结构似乎是规律,而不是例外。

图 78 艾奥瓦州西南部的聚落等级体系(引自参考文献 20)

为什么一个理想化的阶梯状结构的等级体系,在现实中可能转变成连续状的体系呢?很多学者都从克氏理论的各种假设条件去寻找原因:

  1. 克氏假设人口分布和消费者的购买力是均匀的,现实世界并不如此。人口分布越密集,则单位半径面积内包含的消费支出就越大,因此在等级体系中潜在的等级数越多,最高阶中心的职能的专门化程度也就越高。消费者的可能消费水平也是变化的。在农业社会,物质水平不高,需求停留在基本的必需品上,等级体系的结构相对简单,即使是最高级别的中心能得到的服务的等级也不会高。反过来,一个具有复杂消费需求的繁荣富裕的社会,可能是相反的一种等级体系特点。在一个人口密度和购买力有变化的区域里,如果中心地的位置不变,那么中心地的职能数就可能发生变化,使有些中心获得高于正常理想状态下的等级,而另一些中心则可能低于正常的等级。事实上,人口密度和购买力的变化,显然会影响中心地职能服务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从而使中心地在间距上也发生变化。这就为一个严格的等级体系结构的变化提供了灵活性和合理性。

  2. 克氏理论还包含了两个行为假设,第一个是所谓“最近中心假设”, 即消费者将选择相应的最近中心地获得他们需要的各种商品和服务。实际上消费者的行为可能发生变化。

普雷德(A.R Pred)1967 年的研究认为消费者很少考虑获得对单个商品

① 参见参考文献 20。

或服务的最小旅行代价,而是常常把购买低级和高级商品结合起来,或者把购物与其他活动结合起来,多目的旅行使消费者可能摆脱中心地等级的严格束缚,从一个较远高级中心地既获得低级商品也获得高级商品,或者跑到一个距离较远但售价较低的中心购买商品,只要售价上节省的钱能补偿附加的交通成本。这些购买行为的变化将使相对远的高级中心的地位提高,而被绕过的低级中心的职能减少。①赛伊(Saey)认为,顾客多目的购物

图 79 K=3 体系在多目的购物行为下的变动(引自参考文献 77)

行为可能导致市场区边界发生变化(图 79),使理想中的类似等级的中心地可能有不同的市场区,有些相对扩大了服务范围,有一些却相对缩小了。从而理想的阶梯状中心地等级结构变成了一个连续性的结构。

戈勒奇(R.G.Golledge)等 1966 年在艾奥瓦州农村调查消费者对购买

33 种不同货物的出行距离,发现有的商品,如服装,空间上的灵活性较大, 消费者愿意到几种不同的中心地去购买;而另有一些商品,如食品、杂货, 消费者通常选择最近的中心地。进一步的调查发现购物行为符合最近中心假设的出行仅仅占总出行的 52%。伦特纳克(B.Lentnek)等 1975 年在 4 个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调查了购买食品的行为,发现居住在离一个合理而方便的中心很近的居民,倾向于就近利用最近中心,而距离最近中心较远的居民,宁愿到更远和更大的中心去购买,以便和其他购物目的结合在一起。有趣的是从使用最近中心到使用较远、较大中心之间的变化,在墨西哥发生在距最近中心 3 公里处,而在密歇根州却发生在 19~21 公里处,反映了购物行为和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关系。

另一个行为假设是所谓“利益最大化原则”,即商品和服务的供应者进入中心地体系符合企业单位和中心地数量最小化。实际上这种有组织的、自由竞争的良好体系并不存在。经营者对空间经济机会不一定有良好的信息, 也就不一定具有作出经济上最优区位的决定的能力。

  1. 不均匀的运输表面的变化,这是真实世界常有的情况,这也可能导致理想的六角形市场区发生变化。缓慢的或代价很高的运输设施将增加距离的阻力,各地就更多地依附于就近的中心地。相反,方便、快速而低价的运输,将相对提高较远、较高专业化中心的地位,而削弱地方性低阶中心的重要性。

以上因素合在一起,就等于是把一个随着时间变化的随机因素引入到理想的中心地等级体系里,被考察的区域越大,所遇到的这种随机变化的可能性也越大。这就足以使一个阶梯状的理想等级体系转变成现实中的连续结构。

帕尔(J.B Parr)为了改进克里斯塔勒的理想模式,1978 年提出了一种比较符合实际的中心地体系的“一般等级体系模式”( The gene-ral

① 参见参考文献 69。

hierarchical mo-del)。①他认为不同等级的市场区具有固定 K 值(例如 3, 4 或 7)的关系是不真实的。在中心地体系的演化过程中,从低级中心发展到高级中心,社会特点的变化可能使每一个不同等级中心地发展的原则不是恒定的。在他的模式中,正如图 80 中表示的空间结构的例子那样,允许等级体系的每个等级的 K 值出现变化,第一级(K1)和第二级(K2)中心地的分布符合 K=3,而第三级(K3)中心地的分布却符合 K=4。克氏模式成了一般等级体系模式的 3 个特例。

图 80 中心地体系的一般等级体系模式

根据上面所述,似乎克里斯塔勒的理论没剩下多少正确的东西,几乎都被否定了。但笔者认为,克里斯塔勒的理论是他那个时代(30 年代)和他那个地区(德国南部)的产物。他的许多理论概念仍然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城镇作为服务中心不仅在农业社会里是这样,在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商业、服务业仍然是城市的重要职能,整个第三产业的内容还在不断丰富,在城市经济中的比重在不断上升;在现实世界中的城镇体系虽然不是克氏理想化的阶梯形结构的等级体系,但在连续形的结构中仍然有等级体系的趋向, 不同城市的中心作用确有高低之别;不同等级的中心确有提供不同等级职能的差异;高级的职能一般出现在高级的中心城市,需要有较高的门槛和较大的服务范围;不同等级的中心城市确和它们的规模有关系;不同等级的城市在数量和间距上确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一系列观念的有效性没有被完全否定,也没有必要否定。而且这些观念和理论,对现实中的城镇体系仍可提供近似理想的、概念上的解释。城镇体系有随着时间的流逝发生动态变化的一面,克里斯塔勒自己也承认,他的理论主要是静态的。但是不能否认,城镇体系在变化中,强大的惯性因素仍起着重要作用,在现今的城镇结构中仍然有早期结构的表现。根据这一点进行跟踪研究,克氏理论不仅可以用来解释今天,对未来也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适用于全世界各种地理空间的城市体系的空间模式是不存在的。因此, 不能因为某些区域的检验不同于克氏模式而否定他的全部理论。城市体系在形成和发展中,有共同的因素、共同的原则和共同的规律性趋势在起作用, 这是无可怀疑的。克里斯塔勒的贡献就在于,是他,开创了这一条探索的道路,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启示。

后人应该继续去探索不同类型的地区在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经济条件、文化条件等互有不同的情况下,会形成什么样的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它们的共性和个性各是什么?随着时间的变化,城市等级体系的基本要素,如作为结节点的中心地、中心地的等级系列、连接各级中心地网络上的运动流和空间上彼此有联系的市场区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因此,后人应该吸收中心地理论的精髓,而不应该简单地把他规则的六边形照搬到现实空间中。

① 详见参考文献 66。

笔者在区域城镇体系的多次规划中,常常发现克氏中心地模式的成分或痕迹,特别是存在于低等级的聚落体系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克氏模式几乎无处不在。但现实中的城市,毕竟并非建立在理想的假定条件上。因此表现在空间分布上都多少发生了某些变形。变形的种类据诺瑟姆的概括大致有这样几种:

  1. 集聚变形:现实中,在大城市附近有比较稠密的低级城镇聚落。中心城市越大,围绕着它的较低级的中心就越稠密。从中心城市向外延伸, 低级中心的密度就逐渐变小,直到要接近另一个大的中心城市,低级中心的密度才又开始上升(图 81)。紧靠中心城市的低级中心,它的市场区比远离中心城市的同级中心的市场区要小。这是因为在大城市附近人口密度较大、人均收入较高,它们提供的较低级职能,只需要

图 81 规则城市聚落模型的集聚变形(引自参考文献 46)

较小的吸引范围就能满足它赖以存在的门槛值。相反,离中心城市较远的低级中心,它需要的市场区就比较大。有许多低级中心被囊括在大城市的影响范围之内,而这种情况在远离大城市的特定地区就比较少见。

  1. 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带来的变形:城市中心直接或间接依赖的资源的集中或分散的程度也影响城市的空间组织。克氏理论中考虑资源均匀分布于全区,形成了规则的克氏模型。在现实中,例如大面积耕地资源开发而形成的聚落体系可能是接近于均匀分布的(图 82(a))。然而由于开发某些带状资源,如成带的开发森林、带状的煤藏、特别肥沃的土壤带,人口将趋向于有资源的区域,聚落分布模式就发生带状变形(图 82(b))。一种分布更加局限的线型资源,例如山区里的河谷,常常把人口和陆上交通线吸引到狭窄的河谷平地,使聚落随着它拉长了的市场区呈线形沿河分布(图 82

(c))。一连串包括码头、港口在内的中心地沿着有航运之利的河流两岸分布,为流域内利用河流的人口提供服务,也是一种线型变形。当人们所依靠的自然资源局限在一个小区域时,可以看作是一种“点资源”,例如有开采价值的铜、铁、铝矿资源,在矿

图 82 资源局限和中心地模式的变形(a)均匀的资源(b)带状资源(c) 线形资源(d)点资源(引自参考文献 8,第 177 页)

体附近形成一个对矿工和采矿工业提供服务的高级中心。在它外围的低级中心,不象克氏模型所想象处在各自市场区的中央,而是偏居在高级中心市场区的边缘或边缘附近(图 82(d))。

  1. 时滞变形:这是由于聚落体系发展中的时间差造成的。当聚落发生波可能前进到一条敌对的政治、文化边界或自然环境的边界附近,由于边界的限制,聚落的推进就暂时停止在那儿。过了一个阶段,这种敌对的环境可能被克服或缓和,又能满足聚落发展向前推进到边界以外。这种有阶段性波动的聚落体系的空间结构就会有不规则、不完整到比较规则、比较完整的形式上的变化。

以上变形还只涉及到中心地的空间布置。如果再考虑到引起城市迅速发展、稳定或衰落的因素,那么结构的变形就更复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