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城镇化过程曲线

世界各国各地区城镇化过程的开始时间、发展速度和已达到的水平存在着悬殊的差异。但世界城镇化过程并非没有一般性的规律可循。

诺瑟姆(Ray M.Northam)把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过程概括为一条稍被拉平的 S 型曲线,并把城镇化过程分成 3 个阶段,即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的初期阶段,人口向城镇迅速集聚的中期加速阶段和进入高度城镇化以后城镇人口比重的增长又趋缓慢甚至停滞的后期阶段(图 14)。虽然不能期望任何国家的城镇化过程随时间的发展留下一条完全相同、平滑连续的轨迹,但无疑,这种概括符合城镇化的基本原理, 符合一般正常发展过程的实际。有助于理解现实的城镇化地域差异和预测未来的发展。

城镇化过程曲线反映的阶段性是和导致城镇化发展的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阶段性和人口转换的阶段性密切联系而不可分割的。

福拉斯蒂埃(J.Fourastié)把人类文明分为 3 个时期,即以第一产业

或农业为基础的文明,以第二产业或工业为基础的文明和以第三产业或服务业为基础的文明。与城镇化过程相应的第二个时期被看作是第一和第三阶段之间的过渡。其间,第一产业的比重稳步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先上升,达到高峰后又趋于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稳步上升(图 15)。按照三个产业的消长关系又可以把第二个时期细分成起飞、发展和完成 3 个阶段。值得注意的是第三产业曲线也是 S 型曲线。

人口的增长过程一般说来也存在 3 个大的阶段:即高出生、高

死亡的低增长阶段,高出生、低死亡的高增长阶段和低出生、低死亡的低增长阶段。第二个阶段又可以分成出生率稳定、死亡率迅速下降的前增长阶段和死亡率稳定、出生率下降的后增长阶段(图 16)。总人口增长曲线也近似于 S 型曲线。

以人口从乡村向城镇迁移为特征的城镇化过程与上面所说的经济过程和人口过程不无关系。人口从乡村向城镇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受两种基本力的控制,一是城镇的吸力,一是乡村的推力。城镇的吸力主要来自:工业建设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与工业发展相应的其它非农业活动对劳动力的需求;以及城市相对于农村在就业、工资、文化生活、发财致富、社会地位等物质和精神方面的优越地位所产生的不可抗拒的诱惑力。乡村的推力来源于:农业人口的增殖超过土地开发的速率,使人均的生产对象——土地的拥有量绝对下降;农业技术尤其是农业机械和农业服务社会化的进步, 提高了农业生产率,造成农业劳动力的剩余;因种种原因造成的农村破产, 迫使贫穷的农民背井离乡;随着时代的变迁在逐渐开放的条件下,世代祖居乡村的农民寻求理想“乐土”的精神推力。吸力和推力的消长使城镇化过程出现上面所说的阶段性。

在初期阶段,农业社会的色彩还很浓,国民经济中农业占很大比重,乡村人口占绝对优势,农业生产水平比较低下,剩余农产品有限,农产品的商品率还不高。在一段时间里人口增长速度不是太快。现代工业的规模还比较小,发展中普遍遇到技术落后和资金不足的困难。因此乡村的推力和城市的吸力都是缓慢地释放,要有一个较长的时期,城镇人口才从百分之几或十几上升到三十几或四十几。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起点愈低,外部的作用愈小, 则自发的城镇化的初始期也就可能愈长。

随着工业化基础的逐步建立,经济实力有所增长,各项建设的规模和速度有可能明显超过前一阶段,城镇大量需要劳动力。同时,农业劳动生产率也大大提高了,剩余农产品日益增加,为非农业活动的发展提供了日益可靠的粮食、原料和劳动力的条件。因营养、卫生和医疗技术改进的结果,死亡率明显下降,人口猛增已经或正在形成农业劳动力的剩余,农业人口有可能也有必要向城镇转移。这时城镇的吸力和农村的推力都同时增大,逐步进入

了城镇化加速发展的中期阶段,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城镇人口比重从原来百分之三四十很快超过半数而达到百分之六七十。

以后,城镇化的进程又步入一个相对缓慢的后期阶段。在这一阶段,全社会的人口再生产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阶段,人口增长缓慢。在前阶段的城镇化发展中,农村人口先后经历了相对比重和绝对数量的减少,从事农业的绝对人口规模已经不大,为了保持社会必需的农业生产规模,农村剩余劳动力趋于减小,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显著放慢,甚至可能趋于停滞。现代工业则因为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发达,生产的发展主要不再依靠劳动力的增加,工业上剩余的大量劳动力相应在城市内部调整,走向所谓第三产业。乡村的推力和城市的吸力都趋疲软,城镇人口比重或者缓慢上升或者徘徊不前。

图 17 表明英、美、苏 3 国的城镇化过程曲线都接近 S 型轨迹。英国早就进入了后期阶段,美国正在进入

后期阶段,苏联还要继续上升一个时期才会进入后期阶段。图 18 以美国为例说明在一个国家的内部各组成部分也遵循同样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