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从新城市看中国城市分布的宏观变化

从 1918 年广州率先设市至 1947 年,全国只有设市城市 69 个,其中台

湾 9 个,大陆部分 60 个。当时大连、旅顺和汉口、武昌分别设市,按现在

可比的口径计,实为 58 个设市城市,这对于一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大国来说, 实在是少得可怜。由于政治、经济的需要,一些县城相继被改为市的建制, 到 1949 年底,设市数增加到 136 个。新中国成立后,在 3 年恢复时期,继续有一些城镇改为市的建制,1952 年底城市数增加到 156 个。经过“一五” 时期建设和“大跃进”,设市城市在 1961 年达到一个高峰 207 个。随后是困难时期的下降和“文革”时期的一度停滞。1978 年为 194 个,尚未超过1961 年的数字。改革开放以后,设市城市迅猛增长,1990 年底已达到 467 个,这种超常增长似乎也体现了一种补偿性的增长规律。城市数的变化曲线与城镇人口比重的变化曲线十分相似(图 92)

大量新设城市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中国城市分布过于偏集于

东部沿海的不合理状况。城市总量的增加反映了中国经济 40 年来在面上的长足发展。城市在三大区分布比重的变化一定程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