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稳步地走向国际市场

中国的对外开放,把中国的许多企业逐渐推向国际市场,企业也只有在国际市场上与国外企业比试一看才能迅速提高整体素质,从而使国力增强。要想走向国际市场的企业,必须事先对国际营销环境有一个透彻的了解。所作的工作有:

  1. 了解国际市场的贸易状况

国际市场上的贸易活动,受两股力量:保护主义和寻求贸易自由化的制约,其现状是两股力量均衡的结果。

我国企业要把产品销往国际市场,首先碰到的是各种名目繁多的限制。最常见的贸易限制是关税,即外国政府对某些规定的进口商品证收的一种税收;第二种限制是配额,配额是进口国对某些进口商品所规定的数量限制, 规定配额是为了防止外汇过度外流,保护国内市场和维持国内就业水平;第三是外汇管制,外汇管理调节着外汇的数量和本国货币对其他货币的汇率。另外还有许多非关税壁垒。

与保护主义相对立的,寻求国际市场自由贸易的力量也在发展,这主要体现在订立贸易和商业条约和改善国际货币体制。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一项最重要的国际协定,它已经经过七轮谈判降低了世界的关税水平,一些国家还组成了经济共同体,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欧洲经济共同体,共同体内部力图降低关税、降低商品价格,共同体已经组成关税同盟,关税同盟是一个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之间免怔关税,而对非成员国的贸易按统一的税率征收关税。另外还有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中美洲共同市场等。

国际货币基中组织是为了解决国际贸易中货币储备不足和货币动荡等问题成立的,其宗旨是稳定汇率和确立自由兑换货币,我国在该组织中的合法地位于 1980 年 4 月 17 日得到恢复。后来又成立了欧洲支付同盟,以方便国际间支付业务。

  1. 经济环境

企业在走向国际市场的时候,必须分析各国的经济。一个国家的市场是否有吸引力,主要反映在两个经济特征方面。

①产业结构状况。一国的产业结构决定了该国的产品及需求状况、收入水平、就业水平等。产业结构可分为四种类型。

  1. 自给型经济。在这种类型经济里,人口的绝大多数部从事简单农业生

产,产品的大部分都被生产者自己消费掉,多余的产品用于简单的物物交换, 换取所需的产品与服务。自给型经济的市场向国外提供的需求机会很少。

  1. 原料出口型经济、这类经济往往是某种或某几种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而其他方面却十分贫乏。它们的大部分收入都来自这些资源性产品的出口。这些国家是采掘设备、工具和各种消耗品、原料加工设备及卡车的大好市场。西方消费品和奢侈品在此也有一定的市场。

  2. 工业化进程中的经济。处在这种类型中的经济,制造业的产值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10%至 20%,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处在这种经济类型中的国家对纺织原料、钢铁和重型机器进口的依赖较大,对纺织品、纸制品和汽车进口的依赖减少。

  3. 工业化经济。工业化经济国家是制成品和资金的主要输出者。工业化经济相互间进行制成品贸易,而且还向其他类型的经济出口产品,以换取原材料和半成品,这些国家是各种高级消费品的富有市场。

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的国家,往往不是单一的一种经济类型,而是呈现出“二元经济”的特征。我国企业在迈入国际市场时,判断目标市场的经济类型,将会发现较多的市场机会。

②收入分配状况。一个国家收入的分配与其产业结构有关,而且还受该国政治制度的影响。国际营销人员把各国的收入分配分为五种类型:a.家庭收入极低,b.多数家庭低收入,c.家庭收入极低与家庭收入极高同时存在, d.低、中、高收入同时并存,e.大多数家庭属中等收入。

家庭收入分配的类型,对确定我国企业向国外市场推出何种产品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如目标市场为“家庭收入极低”和“多数家庭低收入”的国外市场,便下宜出口豪华家俱、家电、服装和高档艺术品。处于 C、d、e 三种类型的国家可以推出高级豪消费品,但 c、d 两种类型的国外市场要注意产品的结构,低、中、高产品都有市场,不要丧失这种机会。

  1. 熟悉我国的有关对外贸易的方针、政策,熟悉报关、信用证、投保等各项对外贸易业务知识,熟悉国际贸易的有关理论,熟悉国际金融知识等,

    这些知识的熟悉、了解程度对衡量一个企业是否能进入国际市场,是否能顺利开展营销活动至关重要。如果一个企业不知道,不熟悉上述知识,企业的产品连家门也迈不出,更不要说进入国际市场了。

  2. 熟悉有关国际市场营销的有关知识,包括如何选择目标市场,如何适应国际市场的外部环境,如何进行营销组合,如何制定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营销战略与策略。这些内容,这些知识,本书都作了详细的介绍,读者通过本书的学习,将能全面了解,掌握国际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企业在国际市场纵横捭阖,战败竞争对手,在国际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奠定了一个扎实的基础,而这也正是本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