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点拨策略

具有心理定势的信息,可以通过引导点拨,产生积极迁移。

在学习过程中,人们的心理活动常有先于并指向一定活动的动力准备状态,对于活动方向的选择表现出某种倾向性,即心理定势。这种倾向性有的有助于问题的学习与解决,这便是积极迁移的结果;有的妨碍问题的学习与解决,使尝试解决出现心理与方法上的固定化,这便是消极迁移。心理定势常受客观信息属性的影响。一般地说,当所要解决问题的信息属性与某种心理准备状态相适应时,则会促使信息的接受与理解,产生积极迁移。反之便会妨碍问题的接受,乃至出现偏差、构成错误或得不到结果。由此可见,心理定势对学习迁移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往往与其面临的信息属性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课堂上,老师要学生练习用“祖国“一词口头造句。甲同学:“我爱祖国。”老师点头赞许;乙同学:“我们爱祖国。”老师再赞许;丙同学:“大家爱祖国。”老师认可。此后相继为:“他爱祖国”“你爱祖国”“我爱我的祖国。”⋯⋯不难看出,这些句子属同一种类型、同一种思路产生的,都把祖国作为陈述对象。乙、丙、丁⋯⋯等同学的心理活动受甲同学的影响, 相互传递着一种指向,产生了一种倾向,出现了定势,又由于老师的赞许、认可,强化了这一定势。老师对学生说:“谁能换一种说法,比如把‘祖国’ 这个词放在句子前面?”庚同学:“祖国,我爱你!”辛同学:“祖国,是我的母亲。”已同学:“祖国,伟大!”⋯⋯“祖国”改为陈述的主体,改变了原先定势,出现了相对于前一种类型造句的积极迁移。这一迁移的产生与老师提供的信息(即“把‘祖国’这个词放在句子前面”)有密切关系。

再如,教师要学生背诵某篇课文,多数学生总是对开始的段节记忆较正确,背得较熟,而课文中间的部分往往记不得、背不准。这往往受背书方法定势的影响。这些学生心理有这样的指向:每次背课文总是从头背起。从第一节第一句开始,背了一部分以后,或时间长了,或精力不济,或注意力分散等原因歇了下来,再背时,又是从头开始。这样反复多次,很自然开始的部分便能比较熟记,而后面的却比较生疏。这说明背诵课文方法的心理定势

会产生相应的结果。有些老师指导背诵时,要求学生将一篇课文分成若干部分,每次只背一部分,这样依次进行,效果较好,这种指导就是得法的。

当然,某些定势也会产生消极迁移。如在某试卷中要求“修改下面句子中的有毛病的句子”,多数学生将所有的句子首先都判定为病句而后逐一审视修改,其中本来没有毛病的句子也修改了,有的反而改出了毛病。究其原因,这是由于学生平时在多次练习与考试时看到的是这样的题面:“修改下列病句”。尽管题面有了变化,出现不同的要求。由于审题时受了心理定势的影响,一旦看到“修改⋯⋯病句”,便按原先固有的认识,不从具体条件出发,盲目误用某种特定经验来答题,而产生了消极迁移。

心理定势是心理贮存强化、机械化的结果,不能一概而论地斥之不好, 要通过分析,判断这种心理定势的实用情况,区别产生迁移的类型。如果某种心理定势有利于积极迁移则可以强化,否则要逐步改变乃至消除这种心理定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