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过程和要求

四段式课堂结构以自学为核心组织教学过程,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学以致用的能力为最终目标。

结构过程示意如下:

⋯⋯定向导入→自学尝试→评议讲解→巩固发展⋯⋯

(信息提供)(自学调制与加工)(信息交流与筛选)(信息强化迁移或应用)

各阶段的基本要求和处理方法:

  1. 定向导入。本阶段体现三方面要求:

一是向学生提出明确而适度的学习要求,使学生注意事物的主动性和有意性;

二是精心设计“最近发展区”,视学习的需要而复习必要的旧知识或提供“先行组织者”,使学生在学习时新旧知识能迅速相互作用;

三是利用学生的好奇好胜等心理,创设问题或形象情境,激发其认知兴趣。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差异,学习要求分两个层次提出,即基本要求和机动要求,既重视大面积的提高,又注意部分优等生的学习潜力。

定向导入阶段强调教师的主导意识,但其目的是为了推动学习者主动而有效地学习,使课堂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并顺利地发展。

  1. 自学尝试。本阶段一般分两个环节进行:

①自学自练。学生根据学习要求,利用工具书和学习经验独立地感知与初步理解一定的学习内容,反复地读读、想想、圈圈、画画或对部分要求进行练习,区分懂与不懂的部分,记下自己的“疑惑”或想法,使以后学习更具有有意性与针对性;

②小组初议(机动)。教师的主导作用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把握学习方向,揭示必要的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对学生进行督促与鞭策;

二是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思考产生问题的原因,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学生的学习要求分为两个层次,即必答题(基本要求)和机动题(有一定难度的要求)。

自学尝试阶段一般采用先学、先练的方法,强调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独立思考的习惯和主动探索的精神,同时又使学生学习中的主要矛盾进一步“暴露”,使下阶段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充分的感性基础。

  1. 评议讲解。本阶段一般分两个环节进行:一为评议,二为讲解小结。学生将自学中字词句篇方面的认识(一般就教学重点和共同性问题),

    现象的或本质的,粗线的或深刻的,正确的或谬误的,似是而非的等等,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交流和有根据地互评,这个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再读书、再思考、再练习的过程。这一阶段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将学生置于质疑思辨、互相激励的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紧密联系教材和目的要求, 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整理等手段,对各种信息进行评价、校正、筛选或

优化。与此同时,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思维和语言的训练,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又发展了智能,并通过讲解小结将自学中的某些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评议讲解仍然坚持两个层次的要求,先易后难,要让中差生优先发言。

评议讲解的主要目的是:变教师分析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己分析,使学生的认识能力得到及时的反馈,使听说读写技能得到协调的训练。

  1. 巩固发展。本阶段要求学生由集体活动转向以个体为主的活动,

    对知识进行强化巩固和理性指导下的实践。内容一般是两个方面:巩固性练习和发展性练习。前者一般是指完成教材要求的各种基本练习及进行朗读欣赏或整理知识等,后者一般是指通过变式、联想、类比等“举一反三”式的手段,发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使知识和实际运用“挂钩”。如尝试以教材中的某一语言形式或观察方法在不同情景与条件下的运用,根据知识内容或表现形式上的类似而阅读其它文章等。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正确指导和鼓励学生在这方面的实践,并及时地针对学生实践中的问题进行评价与小结。本阶段仍然坚持两个层次的要求。

巩固发展阶段的主要意义在于变过去的机械记忆的消极巩固手段为运用性的积极巩固;当堂消化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将学生带入又一“最近发展区”。

需要说明的是:

①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因素是贯穿始终的,如学生兴趣的激发、思路方法的提示、知识的综合、事理的阐述等。对练习的理解应是全面的,从先行尝试到后期巩固,听说读思议写等都是练,练习并非仅在学习的后期。

②由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教材、学生三要素的立体交叉形成了复杂的多边关系,它们不停地进行着各种新的组合,因为课堂阶段的划分是相对独立的,四段式并非是一种机械固定的模式,它既可应用于一堂具体的课,又可作为一篇课文或某项知识、技能的教学过程;其中的各个阶段常会随着学习要求与内容的变化而反复交替;针对不同的目的、要求和教材特点,一般采用一课时突出某一阶段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