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工人是企业的主人,提倡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 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和实行技术人员、工人、干部的“三结合”

毛泽东在 1957 年提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后,就在研究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发展的特点。他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除了依靠生产力本身的几个因素外,还必须使生产关系的变化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生产关系内部,所有制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而劳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却在不断地变化,因此,他很注重通过改善人与人的关系来促进生产的发展。在他主持制定的《工作方法六十条

(草案)》中,他提出干部要以普通劳动者姿态出现。与工人建立平等关系; 要改革束缚群众积极性的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在八大二次会议上,他提出“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生产管理”。根据他的建议,这次会议通过了干部参加劳动的决定,这以后,劳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一度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虽然在某些方面有过不切实际的要求和形式主义的缺点等。

毛泽东在 1950 年底 1960 年初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对探索道路进行理论反思时,进一步强调了建立平等关系、改善企业管理的问题,强调了“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思想。他说:我们的经济,如果干部下放下架子, 不同工人打成一片,工人就往往不把工厂看成自己的,而看成干部的。干部的老爷态度,使工人不愿意自觉地遵守劳动纪律,不能以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不用做工作,自然会出现劳动者和企业领导人员的创造性的合作。还说:所有制问题基本解决以后,最重要的问题是管理问题。全民所有的企业, 集体所有的企业,都有一个如何管理的问题,这也就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 他对国营企业在解放后十年间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进行了总结,然后指出: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很多文章,对企业的管理,采取工人群

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不断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等等。这些方面都是属于劳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改变还是不改变,对于推进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都有直接的影响。

1960 牢 3 月,毛泽东在转发中共鞍山市委《关于工业战线上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的情况报告》的批示中再次强调“两参一改三结合”问题后, 我国的许多大型企业陆续试行这种管理制度。1961 年制定的“工业七十条” 正式地肯定了这个制度,并且把,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制作为实行这种制度的一种具体形式。此后,这便成为了我国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

这个制度是毛泽东在改革我国沿用的苏联企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提出的,自然带有探索的性质。就其体现工人是企业的主人这个指导思想来说, 这个制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是对于管理现代的企业来说,这个制度是不完备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国的企业管理制度作了许多重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