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想商定论的核心——立场、观点、方法论的溯源

思想方法论起源于立场、观点、方法论。学习马克思主义主要应该学习立场、观点、方法的思想,并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独创, 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奠基人那里就已经萌生了这样的思想,后来经过列宁和斯大林不断明确起来了。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奠基人,马克思、恩格斯的任务主要是建构哲学体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共产党宣言》、

《反杜林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自然辩证法》、《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著作, 以及其他一些著名的短文和通信中,应当说,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他们经过批判黑格尔哲学、费尔巴哈哲学,以及他们同时代的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包括杜林哲学和其他庸俗唯物主义,总结 19 世纪欧洲工人运动的经验,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吸取现代科学文化成果, 创立了实践唯物主义,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哲学与其他各种旧哲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他们的哲学不是一堆死的哲学知识, 而是活哲学,即用他们的哲学理论来分析历史和现实社会,揭示其发展规律, 提出了改造世界的任务和如何进行改造的基本方法。这就是说,他们的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既有恢宏的理论体系,又具备科学的思想方法功能。虽然他们没有使用思想方法这个概念,但是他们一再声明,他们的哲学既是理论又是方法,这一点是十分明确的。恩格斯在 1895 年 3 月 11 日致德国资产阶级讲坛社会主义者威纳尔·桑巴特的信中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①这里讲的整个世界观是方法,不仅指通常所讲的辩证法是方法,也包括唯物论是方法;不仅辩证唯物论是方法,也包括历史唯物论是方法。马克思明确他说过:“从人的生活的直接生产过程和社会物质基础来分析精神观念的产生这种唯一的唯物主义方法是唯一科学的方法。”②恩格斯也说:“如果不把唯物主义方法当作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把它当作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那未它就会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物。”③那种仅把辩证法看成是方法,唯物论包括历史唯物论似乎不是方法的观点,不符合马克思、恩格斯的原意。当然,在 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 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形势处于低潮阶段,如何用理论去指导革命实践的任务没有提上议事日程,因而,他们主要从理论的认识高度上指出了他们的学说的方法论意义,而不可能就他们的理论的方法论原则展开论述。

列宁走上历史舞台时面临着与马克思、恩格斯很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国家环境。一是在列宁时代,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处于相对的高潮,用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指导革命实践的任务提上了具体日程;二是列宁所处的不是资本主义发达的西欧和北美国家,而是资本主义不太发展的俄国。在落后国家怎样进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里没有现成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9 卷第 406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第 410 页注。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第 472 页。

答案,需要从俄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来提出革命任务、制定革命策略。对此,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内部出现的意见分歧,从理论上讲,就是一个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问题。尽管在 19 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代,恩格斯多次指出:马克思和他的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①。但是,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和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孟什维克派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以便为他们在政治上反对无产阶级革命的主张进行诡辩。在这种形势下,列宁进一步强调了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法论意义。他说:如果谁认为可以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英美工人运动的意见简单地直接地应用到俄国来,“那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就不是为了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②。他还指出:如果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行动的指南这一方面,“就会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一种片面的、畸形的、僵死的东西,就会阉割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破坏它的根本的理论基础——辩证法”③。

斯大林在捍卫列宁主义的过程中进一步强调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是学习他们的观点和方法的思想。斯大林是一个复杂的、充满矛盾并犯有严重错误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于斯大林领导苏联党和国家近 30 年的理论和实践,要作具体分析,不能采取简单的、粗暴的情绪化态度。在理论方面,就其捍卫列宁主义这一点来说,虽然也有一些极其错误的观点,但不能全盘否定。正是在这个斗争中,斯大林发挥了恩格斯、列宁的思想,进一步强调如何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以及如何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他第一次提出,要善于区别马克思主义的字句和实质,区别马克思主义的个别原理和方法,指出:列宁所以能够发现社会主义在一个国家内胜利的真理,就在于列宁“善于抓住马克思主义中主要的、基本的东西”;“从不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教条,而竭力把马克思主义当做基本方法应用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中”。还说:“列宁的伟大,正在于他没有做马克思主义的俘虏,而善于抓住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并从这个实质出发,向前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说。”①以上述思想为基础,斯大林进一步概括出了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的思想。他说:“马克思主义是什么呢?马克思主义就是科学。如果马克思主义不用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新经验来丰富自己,如果它不从马克思主义观点,不从马克思主义方法的角度来吸取这些经验,马克思主义这门科学能保持和发展吗?显然是不能的。”因此,他强调“马克思主义要求在保持马克思主义观点,保持马克思主义方法的条件下根据新的经验来改善和丰富旧形式”,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路线”②。这样,斯大林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法论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无产阶级立场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党性原则问题。恩格斯早在 1847 年 10 月就已指出:“在共产主义作为理论的时候,那么它就是无产阶级立场在这个斗争(指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引者)中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的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第 456 页、460 页。

② 《列宁选集》第 1 卷第 704 页。

③ 《列宁选集》第 2 卷第 398 页。

① 《斯大林全集》第 8 卷第 272—273 页、220 页、222 页。

② 《斯大林选集》十卷第 570—571 页。

条件的理论概括。”①

列宁在其早期著作中也指出:唯物主义“要求在对事变做任何估计时都必须直率而公开地站到一定社会集团的立场上”②。十月革命胜利后,他继续强调这个思想,指出:“只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才正确地反映了革命无产阶级的利益、观点和文化。”③斯大林也有不少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 的论述。这样,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还有斯大林的思想发展轨迹来看, 学习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应当学习立场、观点、方法的思想, 已经贯穿在他们的著作之中。这为后来中国共产党人明确地把立场、观点、方法三者并联在一起加以提出,而且明确地提出思想方法论,提供了理论思想基础。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 卷第 312 页。

② 《列宁全集》第 4 卷第 361—362 页。

③ 《列宁全集》第 1 卷第 37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