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应当继续正确认识毛泽东和邓小平、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或简称邓小平理论)的关系

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关系,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关系,是这些年来人们关注、思考和讨论较多的一个问题。应当说,大多数人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产生困惑,不能正确对待的,只是一小部分人。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偏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种偏向是以邓非毛,即把小平同志这些年在理论上的重大发展,看成是与毛泽东思想没有任何关系,认为毛泽东思想过时了, 把小平同志的思想和毛泽东思想对立起来,在否定毛泽东晚年错误的同时,

把毛泽东正确的东西也加以否定,好像毛泽东一无是处。这种偏向在国内的出版物中虽然是个别的,但近来海外诽谤毛泽东的出版物以这样那样的方式流进来,对国内一些人特别是对青年人的影响却不可忽视。另一种偏向是以毛非邓(至于那些既非毛又非邓的,属另一种性质问题,当作别论)。在 80 年代未的动乱之后,大家开始反思过去,包括对苏联、东欧紧接着发生的逆转,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世界的变化,以及我们党的理论和路线。实际上,小平同志也在反思。1989 年 6 月 9 日他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时的讲话,就是一篇反思之作。他认为,我们的改革开放没有错,基本路线、战略目标都没有错,应当“照样干下去,坚定不移地干下去”①。 后来又强调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100 年不动摇,“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②。他视察南方发表的谈话,集中地表达了他反思后的新认识、新结论。这种反思是科学的、正确的,代表了全党反思的主流。也有一种反思观点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邓小平的做法,偏离了毛泽东思想;不讲阶级斗争,不搞政治运动,只抓经济建设,其结果只能是“卫星上天,红旗落地”,所谓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名不符实。特别是这几年经济形势比较严峻、精神文明建设的有些方面出现滑坡、腐败现象未能得到强有力的遏制、各种社会问题日益增多,这种情绪和观点越来越发生影响。

我个人认为,尽管矫正这些思想认识上的偏颇,主要不是理论研究和宣传方面的问题,而是一个工作实践的问题。党的各项工作跟上去了,许多实际问题得到了解决,经济形势越来越好,人们思想上的一些困惑认识甚至糊涂观念就容易消弭。但是就理论方面而言,还是有一些问题需要辨析的。

一是要继续将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的晚年错误加以区别。毛泽东的晚年有错误,并且毛泽东的晚年思想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这是上了 1981 年的《历史决议》的。对这一点要十分明确。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只是纠正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而根本没有否定作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就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的晚年错误而言,那是对立的,两者是否定关系。但是,就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而言,两者则不是对立的,而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本书新增补的几篇文章反复地论证了这个关系,这里不再赘述。

二是对现实和理论的关系要作具体分析。对邓小平理论产生困惑,除了对这个理论的基本观点有保留看法,这是一种情况外,还有的,就是对现实与理论之间在某些方面存在的巨大反差缺乏正确认识,认为邓小平理论虽好,但与现实很难对上号,因而怀疑现实生活中的消极腐败现象是这个理论导致的结果。产生这种看法,从理论上说有一个认识上的混淆,即把在现实中所看到的一切社会现象完全等同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其实,这是要加以区别的。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社会现象,包括一些地区、一些部门的工作实践,并不完全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只有那些符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求的实践,才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那些在根本上违背和偏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求的实践。都不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并且一概都在克服和纠正之列。

①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307 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371 页。

就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言,并不存在什么反差;至于讲那些不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的关系.当然会存在反差。但这不是理论本身不好,而是那些实践偏离和违背了理论的要求。因此,不应当怀疑理论,而应当去努力克服实践中的偏向,使更多的实践成为真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当然,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完全正确地转化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不扭曲,不变形,这是一个异常艰巨的任务。这里既要有成千上万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称职的干部(特别是各级主要领导干部)的全身心的投入。又要有能正确地体现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一系列具体要求的、到位的方针政策。目前的许多问题都出在这些中间环节上。这正是难点所在。也是要不断努力解决的问题。

应当指出的是。正确认识毛泽东和邓小平、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关系,还需放开历史的视野,既要看到两者的差别性,更要看到两者的共同性。就纠正前述的不同偏向来说,无疑需要强调不同的侧面。但是如果放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来看,就一定阶级的思想体系的发展而言,则应当强调两者的共同性。因为毛泽东和邓小平都属于当代中国的同一个阶级即无产阶级,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同一个思想体系即无产阶级思想体系发展的不同阶段。从历史的现阶段来说,两者的差别性比较明显。但就历史的宏观而言,两者的共同性无疑是主要的。放眼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下几千年, 称得上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能够治国平天下(实指安华夏)的,在古代要数孔孟之道。微观地看,孔学与孟学有无区别?当然有区别。但这个区别是继承与发展中的区别。对历史发生巨大影响的,不是两者的区别,而是两者作为一个整体,即孔孟儒学这个思想体系,成为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各个王朝的治国之道,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在近代,虽有孙中山的理论,但不能与之匹敌,未能实现其治国安邦的宏愿。唯有中国共产党创立的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才成为中华民族在当代的治国安邦之道。两者作为一个整体,构成中国无产阶级打天下、治天下的政治理论,实际上也是继续引导中华民族走向先进、成为世界上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理论指南。毫不夸张他说,毛、邓思想理论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作用可以与古代的孔孟之道相媲美,“古有孔、孟,今有毛、邓”,后者是中国无产阶级对中华民族的巨大政治贡献。

因此,正确认识毛泽东和邓小平、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关系,不仅对于科学地把握党的指导思想。促进政治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且对于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和社会主义的长治久安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75 周年纪念。增订再版拙著,也算是再次表达点心意吧。

本书尽管重新增订再版,但不妥之处可能还有,包括本篇感言可能也不尽恰当,衷心欢迎指正。

写于 1996 年春节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