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从宏观上另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
我国的阶级关系,提出了社会主义阶级斗争的理论
社会主义社会有没有阶级斗争?它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转化为现实之后没有解决的重大问题。在马、恩的本本里没有讲, 列宁对于过渡时期的阶级斗争讲得较多,对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阶级斗争讲得较少。斯大林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并犯了严重错误。在《正处》中,毛泽东坚持阶级分析的思想方法,对我国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状况作了评估,指出,“现在的情况是: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但是阶级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从国内来说,还存在被推翻的剥削阶级的残余;从国际上看,还存在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根本对立与斗争。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主义的阶级斗争“还是长时期的,曲折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毛泽东的上述这些论断还是有客观依据的,为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提供了战略性的思考。虽然在这之后他的关于社会主义阶级斗争的理论与实践逐渐地偏离了正确轨道,直至发动“文化大革命”,但那与《正处》是两回事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拨乱反正,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的“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 在某种情况下还有可能激化”的科学论断,既是对几十年来阶级斗争历史教训的总结,也汲取了毛泽东在《正处》中阐发的正确思想理论。
有一种说法:《正处》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源头”。这是对《正处》中阐述的关于社会主义阶级斗争的基本观点的误解。从思想方法上说,它既忽视了《正处》中关于社会主义对主要矛盾的分析,又将《正处》中的论述与《正处》之后的对主要矛盾认识的改变混淆了;并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与《正处》中的社会主义阶级斗争理论混淆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理论是一个有特定含义的政治概念。它的核心是,认为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斗争在任何时候都高于一切,必须以阶级斗争为纲,通过抓阶级斗争来推动一切、促进一切,并要不断地开展“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来解决社会和党内的阴暗面。《正处》虽然没有沿用“八大”关于主要矛盾的表述, 但是它认为,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这与“八大”关于主要矛盾的思想是一致的。因为主要任务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这里关于主要任务的论述是由主要矛盾的思想引发的。因此,不能说,这些思想否定了“八大”关于主要矛盾的思想。毛泽东所以没有沿用“八大”关于主要矛盾的表述,是因为在“八大”之后党内外已经有人对“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的表述提出异议,理论界也在争论它的准确性与科学性。毛泽东在一些会议上时这个表述提出了批评,认为它有缺陷,需要改换一个更为科学的说法。出于这样的考虑,也包括要继续对当时阶级斗争的状况进行观察,毛泽东较为合理的选择是,阐发“八大”关于主要矛盾的思想实质, 而不采用其具体表述。
能否说毛泽东关于阶级斗争是长期的、曲折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 以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谁胜谁负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的论断,就意味着认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呢?不能。因为关于阶级斗争的长期性、曲折性和激烈性,以及“谁胜谁负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的说法,是对阶级斗争状况的描述,并非性质的判断。从世界范围内来说,近两年社会主义国家发生的政治事变使我们更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反思。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在一定范围内存在阶级斗争,以及它的长期性、曲折性、激烈性等,并不意味着就承认它是主要矛盾。我们现在也承认其长期性、曲折性等等,但并不承认阶级斗争是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事实上,毛泽东改变对主要矛盾的认识,否定“八大”关于主要矛盾的论断,认为阶级斗争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在反右派斗争搞阶级斗争扩大之后的 1957 年 10 月的八届三中全会上。从 6 月正式发表《正处》到 10 月的八届三中全会虽然只有三个月,但这是毛泽东的思想急剧变化的三个月。就对社会主义阶级斗争的认识来说,这是由获得了基本正确的认识继续向前跨越,超过真理所允许的界限而步入误区的关键时期。因此,也不能把八届三中全会上对主要矛盾的错误认识,前移上溯至《正处》。“源头”论,既不符合我国的历史实际,也不符合毛泽东的思想发展史的实际。
《正处》关于社会主义阶级斗争的分析,当然也有不完善、不周全、不准确、缺乏量化分析的不足,但是总的来说,基本的理论认识在基本上坚持了正确的思想方法论原则。
(原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1991 年第 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