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扩大主业自主权,改革经济管 理体制

中央和地厂的关系问题,在毛泽东讲的几大经济关系中,除了工业与农业两个产业是最大的关系外,就是最重要的关系了。这个关系,一方面是经济关系,属于生产关系;另方面涉及行政管理体制,属于上层建筑范围,鉴于苏联的权力过分集中于中央,把地方卡得很死造成的许多弊端,毛泽东认为,像中国这样幅员大、人口多、情况复杂的国家,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这对建设社会主义有利。但是,建国后的经济管理体制,很大部分是因袭苏联的。因此,党的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工业、财政、商业管理体制实行部分权力下放。

虽然在 1958 年“大跃进”中,一度权力下放过多,出现过分散主义倾向, 但随后迅即得到了纵正。在读《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总结教训时,毛泽东认为,中央管得多,统得死,这是我们国家管理体制中的主要倾向,因此,仍然要强调发挥地方积极性,他说:都是全民所有制的企业,实行下实行中央和地方分权,哪些企业由谁去管,这些都是有关建设的重大问题,中央不能只靠自己的积极性,还必须问时依靠地方的积极性。他还把我国同欧洲相比较来强调这个问题,指出:欧洲的好处之一,是各国林立,各搞一套,使欧洲经济发展较快。我国自秦以来形成大帝国,那时以后,少数时间是分裂、割据,多数时间保持统一局面,缺点之一是官僚主义,统治很严,控制太死, 地方没有独立性,不能独立发展,大家拖拖沓沓,懒懒散散,过一天算一夭, 经济发展很慢。他主张既统一,又分权;在全国统一计划下,各省尽可能都搞一套。1960 年 3 月,他在天津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还说:要把我们这个国家看成“联合国”,一个省就是一个“国”,我们中国是个“联合国”。这以后,中央和地方关系虽然几经调整,但地方的自主权仍较少。因此,1966 年 3 月 12 日,毛泽东就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问题写信给刘少奇,提出要扩大地方自主权。他说:原材料(钢铁)、工作母机、农业机械,凡国家管理、地方制造,超出国家计划远甚者(例如超出一倍以上者),在超过额内,准予留下三成至五成,让地方购买使用。此制不立,地方积极性是调动不起来的。为了农业机械化,多产农林牧副渔等品类,要为地方争一部分机械制造权。所谓一部分机械制造权,就是大超额分成权,小超额不在内。一切统一于中央,卡得死死的,不是好办法。这里虽然是就一部门的问题而言的,但提出的分成原则有普遍意义,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了经验。

与强调发挥地方积极性相联系,毛泽东还强调发挥企业的积极性。这也涉及国家、生产单位和个人三者的关系问题。1956 年 4 月 28 日,他在中央

政治局会议上讲话,把扩大企业自主权看成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重要问题。他说: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问题。一长制毫无疑义是不要了,不过形式上的决议案还没有通过。至于企业的独立自主,列宁所谓独立自主到如何程度,请你们大家注意研究。我想,企业应该有怎样一种独立性呢?我随便这么讲,不是很正确的语言,叫做要有点“独立王国”,就是要有半独立性, 或者是几分之几的独立性,公开的、合法的“半独立王国”。没有一点“独立王国”,那么事情也很难办。这个问题很值得研究的,请大家研究。在这里,毛泽东对一长制的批评,被实践证明是虽有合理内核,但育一定的片面性。但是,暂且撇开这点,他在近 30 年前就提出扩大企业自主权,并把它作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来研究,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为了扩大企业的自主权,把经济工作搞好,毛泽东还在探讨如何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的问题。1964 年 1 月,在听取国家计委关于托拉斯问题的汇报时,他表示赞同刘少奇关于建立托拉斯企业的设想。他说:目前这种按行政方法管理经济的办法,不好,要改;比如说,企业里用了那么多的人千什么? 人要吃饭的,要消耗的,用那么多的人,就是不按经济法则办事。还指出: 商业为什么不能按经济渠道管理?为什么只能按行政区划设置机构?打破省、专、县界嘛!就是要按经济渠道办事。

毛泽东关于经济管理体制的这些意见,虽然还有不确当、不完善之处, 但它说明毛洋东已经在叩击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大门。只是他随后发动“文化大革命”,不仅堵塞了继续探索改革的道路,而且使国家的整个经济濒于危机。这是一个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