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空间发展战略模式
(一)平衡发展战略
平衡是物理学中的名词。当一个物体同时受到方向相反的两个外力的作用,这两种作用力恰好相等时,物体便处于静止状态,这种状态就是平衡。把平衡的概念引入经济活动领域,主要指经济活动中各种对立的、变动着的力量处于一种力量相等、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状态。规划中的地区平衡一般是指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人均国民收入等经济发展指标处于大体相当的状态。
平衡发展战略思想首先来源于政治上的“公平”、“平等”等的要求。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区域间生产力布局极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十分悬殊,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依附关系束缚了落后地区的发展。因此,逐步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平衡布局生产力,使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分配收入水平趋于平衡,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社会进步的标志,追求“公平”、“平等”成了许多规划和发展计划的目标。比如 20 世纪 40 年代末期的中国,生产力分布畸形,工业集中在东部沿海省市。全国工业总产值七成以上分布在占国土面积约 12%的沿海狭长地带,而占国土面积将近七成的西北、西南、内蒙古等内地地区,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国的一成。为了改变这种极不合理的生产力分布状况。从 50 年代起,国家便提出了有计划的、均衡地在全国布置工业的指导方针。
其次是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关于平衡发展理论的片面理解。例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指出:“把农业同工业结合起来, 促进城乡之间的差别逐步消灭”。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指出:“大工业在全国尽可能平衡的分布,是消灭城市和乡村分离的条件”。列宁曾经指出:“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列宁选集·第二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709)。前苏联的计划工作者认为,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能够有计划按比例地配置生产力,因此特别强调均衡地配置区际生产力是生产力布局的基本原则,甚至把平衡配置生产力当作是社会主义
与资本主义生产力布局的主要区别之一。在这种思想影响下,我国也曾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把均衡发展,平衡配置生产力摆到生产布局和地区规划的重要位置。
在片面追求区域平衡发展目标的思想影响和支配下,我国生产力布局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地推进,曾出现过两次大的高潮和两次小的热潮。第一次大高潮是 1953—1956 年,第二次大高潮是在 60 年代中期至 70 年代初。两次
小热潮分别出现在 1958—1960 年以及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初。大高潮的表现是内地基本建设投资大幅度增加,工业基地建设转向内地。小热潮推进的表现是工业“遍地开花”、“星罗棋布”地布置工厂。
然而,实践结果表明,平衡发展与经济效益是很难统一的。平衡发展思想主要是从地区关系提出来的要求,而不是把经济效益摆在首位。要达到地区平衡发展的目的,必然要对不发达地区增加大量的投资,改善那里的基础设施状况,投资建设一大批新的工厂企业和一系列其他的生活服务设施。但是,由于不发达地区投资环境差,基础薄弱,投资的经济效益较为低下。同时,在不发达地区投放大量的资金、技术、设备,必然在发达地区的投入减少,又影响了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使全国和区域系统的整体效益受到影响。平衡发展与经济效益的尖锐矛盾,不得不使人们重新思考平衡发展目标的合理性,并引起对平衡布局原则的批判,转而追随地区间不平衡发展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