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圈层结构理论
还是在 160 多年以前,德国的农业经济学家冯.杜能在其名著《孤立国》中就已经指出,城市郊区的农业经济活动,农业的布局会呈圈层式分布,将会以城市为中心,围绕城市呈向心环状分布。从中心向外,分别为自由农作区、林业区、轮作农业区、谷草农作区、三圃农作区和畜牧业区。这种圈层空间结构模式,被誉为“杜能环”。
1925 年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 E.W.伯吉斯对城市用地功能区的布局研究后指出,城市五大功能区是按同心圆法则,自城市中心向外缘有序配置的,并认为这是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理想模式。这种模式的空间结构是,从中心向外,分别是中心商业区、过渡性地区、工人阶级住宅区、中产阶层住宅区、高级或通勤人士住宅区,呈现出有序的圈层状态。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狄更生和木内信藏对欧洲和日本的城市分别研究, 提出了近似的城市地域分异三地带学说,认为大城市圈层是由中心地域、城市的周边地域和市郊外缘的广阔腹地三大部分组成,它们从市中心向外有序排列。1979 年木内信藏在《都市地理学》书中对三个城市地带作了进一步说明,中心地域是城市活动的核心;周边地域是与市中心有着上班、电话、购物等密切联系的日常生活圈;市郊外缘是城市中心和周边地缘向外延伸的广大地区或远郊区。
中国城市地理学者在大量的区域规划实践基础上,深化和发展了经济活动圈层式空间结构理论,建立了颇具特色的理论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