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的分类与产业结构
产业的划分也即是产业的分类,它是进行产业结构研究的基础。对于产业如何分类和划分,各国都根据各自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理论认识以及经济发展要求来进行分类和划分的。大致有以下六类划分方法:
-
按社会再生产两大部类的划分法。
-
按农、轻、重的部门分类法
-
按统计口径标准分类法
-
按生产结构产业分类法
-
按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划分法
-
按经济活动性质划分法
各种划分方法在区域经济分析研究中都有其特点,但也存在某些不足之处。就目前来看,用于研究区域经济活动规律,可按经济活动性质来进行划分,在世界各国得到普遍的认可。
按经济活动性质来分类,即将区域全部经济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由于种种原因,各国经济学家对三大产业划分的界限并不完全一致,各国统计口径也有所不同。但是,大体上:
第一产业 定义为以自然资源为劳动对象的产业。主要是农业(包括农耕业、狩猎业、捕捞业和原始森林采伐业)、矿业及采矿业。我国第一产业泛指农业(包括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 定义为以第一产业的产品为劳动对象的加工和再加工业(包括组装业),主要是农副、土畜产加工、矿产品原料加工、工农业半成品再加工以及建筑业。
第三产业 定义为第一、第二产业生产服务和为人民生活服务的产业。该产业所涉及门类广、行业庞杂。我国又将第三产业划分为: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为提高科技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部门和为管理国家、管理社会服务部门。
从区域产业发展的动态轨迹和现实生活来考察,这一划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需求结构和满足这些需求结构的技术结构变化规律,既反映了区域经济的整体性和广泛的兼容性,又能反映产业之间的相关性。
因此,这一分类方法一经产生就被各国广泛采用,并成为不同国家和不同区域间的经济发展的可比尺度。
产业划分的目的是为了研究产业结构动态特征。区域产业结构的复杂性
不仅反映在生产结构的变动,而且导致市场结构、就业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区域合理的产业结构,必然促使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
研究区域产业结构一般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
第一是各产业之间数量比例关系。这一数量比例关系直接涉及的便是结构均衡问题,特别是产业产品间的积压与短缺的矛盾以及矛盾复杂程度。在区域产业规划中调整产业结构,往往是从均衡协调角度,把这个数量比例关系调整到区域经济能够健康、持续发展为目的。
第二是各产业之间关联方式。这种关联方式,更直接涉及的是结构效益问题,由此引发出区域发展水平、方向及结构性矛盾产生的根源以及规划克服矛盾的方法与时序等。一般来说,产业关联方式包括:①产业产品互换方式和生产要素在产业间流动方式。②技术进步在产业间传递方式,这种传递方式通过主导产业链来关联带动。③产业关联的开放程度即是封闭内向型关联或开放外向型关联。
因此,产业结构分析研究是区域产业规划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