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圈层结构理论的实践意义
圈层结构理论与点-轴理论、核心-边缘理论具有有机的联系,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空间规划实践。
卫星城镇的规划、建设是圈层结构理论的应用之一。卫星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普遍现象。卫星城镇的布局具有很强的向心性空间层次分化特征,一般是围绕母城由近及远地圈层状配置卧城、工业城、城市疏散点等。不少国家的城市规划师均试图用圈层扩展理论指导卫星城镇的规划、建设,以解决特大城市过分拥挤的种种弊端。
圈层结构理论在日本已成为国土综合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并且发展成为大城市经济圈构造理论,远远超出了城市圈层结构概念,转化为大区域经济圈模式。1987 年日本制定的《第四次全国综合性开发计划》提出了多极化开发方案,将全国划分为 7 个经济圈:中央部分 3 个,即以东京都的区部为中心的东京圈,以京都市、大阪市、神户市为中心的关西圈,以名古屋市为中心的名古屋圈;周围 4 个地方经济圈,即以札幌为中心的北海道圈,以仙台为中心的东北圈,以广岛为中心的中国和四国圈,以福冈为中心的九州圈。日本全国性的综合开发计划对各个经济圈都提出了开发与建设的基本方向, 提出了开发与建设的政策措施。
圈层式空间结构理论也广泛用于城市经济区和综合经济区的研究。我国学者从欧美等国家引入的规划理论,结合我国大都会区经济高速增长、规模迅速扩大的实际,注重研究城市发展和边缘区的关系,提出了城市经济圈的许多构想。南京、上海、石家庄、武汉、广州、北京等城市经济圈的模式都曾有人专门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建设性建议。有些人还将圈层理论应用于经济区的宏观研究,提出过南中国海经济圈、东亚经济圈、环太平洋经济圈等圈层结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