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土地分区类型
土地分区类型,应根据区域范围的大小、土地用途管制的需要,并考虑不同地区的情况而定,同时宜尽可能与土地利用现在分类相衔接。据此,有的人建议将土地分成 9 种用途区,即:农业用地区、种植园用地区、林业用地区、牧业用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村镇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用地区、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区、其它用途区。
土地分区类型,实质上就是空间类型,它的划分一方面取决于划分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划分区域所处的空间和时间关系。因此,类型的确定要有鲜明的目的性,讲求实用,不求形式和防止繁琐。如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规划,为了促进城市群的整体协调发展,防止各城市建成区无秩序蔓延,形成良好的城市形态和生活空间,引导不同地域的城乡规划、建设,确保城市有较理想的空间发展形态,将三角洲分成四种空间类型,并在空间上划分出来。这四种空间类型是:
-
都会区类。都会区是指已经形成或将要形成的规模大、聚集度高、中心地位和作用突出的市区化区域,其特点是:①是一个空间概念,而不是行政范围,它可能是一个城市,也可能是两个城市或数个毗邻城镇的组合;② 城市设施和职能基本完善;③其范围内集聚度高,有组团间的隔离带,不存在明显的分离开敞区;④具有区域性中心或更高地位。
-
市镇密集区类。中小城镇在一定地域内集聚而成,各城镇间距离较小, 市镇密度大,以便捷的交通网络联系在一起,单独或共同承担一定的区域职能,并有部分行业以三角洲为服务辐射对象,紧邻都市地区,常成为都市地区的补充和后备基地,其特点是:①市镇密度高,市镇之间有明显的分离地带,但距离较近;②区内的土地利用功能以城市为主导,农业用地仍占较大比重;③通常是沿海、沿江、沿交通干线组团式延伸,与经济走廊相吻合;
④管理区(村)一级也有一定的工业基地。
- 开敞区类。开敞区是以农业为主的包括镇、村、农田、水网、丘陵等用地的地区,其中也包括部分适中规模的新居住聚居地。区内聚居点密度较小,是农业发展基地,地貌以自然环境、绿色植被和自然村落为主,其特点是:①低密度的开发区域;②市镇分布密度低,市镇之间有明显的农业地带;
③区内的土地利用功能以农业为主导;④管理区(村)一级的工业规模甚小;
⑤大部分是交通设施相对薄弱的地区。
- 生态敏感区类。生态敏感区是指对三角洲总体生态环境起决定性作用的大型生态要素和生态实体,其保护、生长、发育的好坏决定了三角洲生态环境质量的高低,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山体、水源地、大型水库、海岸带以及自然景观旅游区等,其特点是①对较大的区域具有生态保护意义, 一旦受到人为破坏,将很难有效地恢复;②也可能是规划用来阻隔城市无序蔓延,防止城市居住环境恶化的大片农田、果园、山丘保护区。
用地分区类型另一种典型是城市基准地价评估的分类,全国各城市普遍把城市土地分为三类用地,即住宅用地类型、商业用地类型和工业用地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