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圈层结构理论的内涵
城市是一个不断变动着的区域实体。从外表形态来说,它是指有相当非农业人口规模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实际范围。城市空间大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建成区;另一部分是正在城市化的、与市区有频繁联系的郊区。城市与周围地区有密切的联系,由建成区至外围,由城市的核心至郊外,各种生活方式、经济活动、用地方式都是有规律变化的,如土地利用性质、建筑密度、建筑式样、人口密度、土地等级、地租价格、职业构成、产业结构、道路密度、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公共服务设施等等,都从中心向外围呈现出有规则的变化。
城市与区域是相互依存、互补互利的一个有机整体。在这个有机的整体中城市起着经济中心的作用,对区域有吸引功能和辐射功能,但城市对区域各个地方的吸引和辐射的强度是不相等的,如不考虑自然因素的障碍,其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离城的距离。城市对区域的作用受空间相互作用的“距离衰减律”法则的制约,这样就必然导致区域形成以建成区为核心的集聚和扩散的圈层状的空间分布结构。
城市与外围区呈圈层状的空间结构和沿点-轴线在空间不平衡发展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并非完全对立。因为城市的扩大,不是建成区扩展前沿的简单延伸,而是呈线状或点状逐步向外扩大,形成不连续的土地利用方式。在城市边缘区,城市居住用地、公共绿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与农业用地犬牙交错,城市社会经济文化与乡村社会经济文化互相过渡和交叉。边缘区域向建成区的转化实际就是乡村向城市的转向。这种转化过程在空间上反映出
一定的层次性,但并非是几何图形上的同心圆式。所以城市边缘区域圈层划分的依据应该是城市及其腹地生产力水平、经济结构、社会生活方式、人口就业构成、与核心建成区的距离、农业活动与非农业活动的地域差异的大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