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土地利用分区的意义

以用地指标与土地利用分区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一种较好的规划模式。土地利用分区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通过土地分区,能更好地体现土地利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土地分区是以土地本身所具备的适宜性为基础,结合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而划分的,因此能较好地体现利用的合理性,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有利于防止和克服用地安排上的短期行为,防止和克服滥用土地与浪费土地现象的发生。

  2. 通过土地分区,能够从空间布局上落实用地指标,协调产业间用地的矛盾,为各个产业的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用地条件。社会上各个行业对土地的需求,既反映在一定的时间、数量上,也表现出一定的区位、质量和空间差异,但各行业的用地需求经常在区位或空间上发生竞争和矛盾。若缺乏协调,便容易使各部门、各行业的用地及其发展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区域的整体效益。通过分区规划,能保证区域主导功能的实现,并体现出土地的空间分配与各部门的按质、按量分配的统一,使各项用地指标在空间上得到协调。

  3. 土地分区是土地用途管制的直接依据。通过土地分区,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土地用途分区管制规划,就明确了各类土地用途区的主导用途,有条件许可的用途和禁止的用途。土地的用途管理就有了直接的依据。有了分区, 明确了各区的主导功能,就能够限制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同时又可以在用地安排上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即在同类用地区内,在用地时间、单位、规模和位置上可以调节,有一定的弹性,以应变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当然,这种调节和弹性,只适用于同类用地区内,在非同类用地区之间则必须有限制性。

  4. 用地分区是用地规划与用地管理联系的重要环节。用地规划要通过分区,把规划目标和各种用地分配分解落实到用地单位和地块上。土地管理部门要利用土地分区实施土地规划和监督土地利用。这样,就有利于形成土地利用规划与用地审批相结合的土地管理制度,把用地管理纳入规划管理的轨道,提高用地安排和用地审批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