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区域主导产业的确定一、主导产业的意义
(一)主导产业的定义
关于主导产业这一概念并无统一的解释,但使用已非常广泛,一般认为, 主导产业是根据国内市场需求、资源状况、出口前景等选择的可以此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并由此形成高度化、现代化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产生决定性意义的产业部门。按这种观点,主导产业即带头产业,即能带动整个区域产业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体。与主导产业概念相近的还有先导产业、增长产业和战略产业。其中,先导产业是指代表先进技术的产业;增长产业是指那些增长速度超过国民经济总体平均增长速度的那些产业;战略产业的内涵与主导产业没有不同。主导产业的概念及其对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有以下几点:
-
主导产业是指能引导、带动国家和区域全部经济发展的产业。就此意义上看,主导产业应是该国该区域有条件发展、有广阔的区内外市场(乃至国外)、对其它产业能产生带动作用的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带头产业。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由于该类产业与其它产业关联度大,可以带动许多与其相关的产业配套发展;其二,以新技术、新产品武装其它产业,促进其它产业的发展。
-
国家和区域的主导产业是随着国内外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和市场变动而有不同发展阶段的。由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主导产业(群),因此产生了产业结构发展的阶段论。战后日本工业发展先后出现三组带头的主导产业,即第一组是电力工业,带动了大耗电工业的发展(至 50 年代末);第二组是石油、石化、钢铁、造船等工业,这些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为若干年后到来的加工、组装工业的大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三组是新兴的机械工业行业,如汽车、家用电器等。在我国部分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表现得也比较明显。例如辽宁省,在 50 年代,当时的主导产业曾经是煤炭工业和电力工业等产业;到六七十年代,钢铁、化工等工业具有很大的活力,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到了 80 年代,上述产业已在相当程度上发挥不了带动作用了。新的产业,石油化工和汽车工业开始快步发展起来。 3.主导产业一般具有当时阶段最高的技术装备,在开发产品、开辟市场
方面应走在最前头。
4.主导产业一般应领先增长。即应从整个国民经济出发,创造好的环境, 从能源供应、技术装备以及许多其它因素方面,保证主导产业得到快于一般部门的实际增长。为了促使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争取和维持在激烈的国际、区际竞争中的有利地位,确定符合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的主导产业(群), 并且创造各种基础设施条件、政策环境以及利用国家行政力量帮助开拓市场,来保证主导产业的优先增长和长期持续增长。应该明了国家和区域间经济实力和利益的竞争。相当程度上在于产业上的竞争。产业结构是否先进是关系到国家、区域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大问题,甚至是生死存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