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区域技术条件分析
(一)技术引进与技术选择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早已为人们所认识。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别,实质是科学技术的差别。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落后的区域,要想迅速发展经济,缩小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只有通过选择、引进适用技术,使技术、经济在较高的起点上发展,才能加快本国及本区域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步伐, 迅速缩小与发达国家、发达地区的差距。另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已渗透到社会及经济的各个方面,任何国家或地区都不可能在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处处领先,即使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也需要引进技术,并且将引进技术看作促进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所以,技术选择与引进是一切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
- 技术引进与技术转移。技术引进与技术转移均属技术转让范畴,只是技术引进是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技术转让,而技术转移则是从地区的角度来看技术转让。联合国制定的《国际间技术转让的行动守则》规定:“技术转让
是关于制造产品、应用生产方式、提供服务的系统知识的转让,但不包货物的单纯买卖或租赁。”即是指一个国家或企业引进国外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以及所必须附带的设备、仪器和器材,用来发展本国的经济和推动科学技术进步。
技术引进和技术转移往往仅限于通常所说的软技术的转让,但一些发展中国家或区域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技术引进初期,一般也包括设备进口,即硬件进口。但这与单纯的设备进口是有区别的。即技术引进指既进口设备, 也引进软件,或专指引进软件。只引进设备而不引进软件只能算作设备进口, 而不是技术引进。因为技术引进的目的在于迅速提高本国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而进口设备仅仅能增加生产能力,达不到这个目的。只有引进软件技术通过自身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才能不断提高本国和本地区的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使国家或区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 任何国家的强盛和区域的迅速发展,都伴随着技术的引进或转移。我国历史上江南的开发就是因为有北方居民的移入和先进耕作技术的带入;近代以来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也是与其有利的地理位置便于引进先进的生产及管理技术有关。日本之所以在二战前成为东亚强国,也与其在明治维新以来, 非常重视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有关。战后日本的技术引进更加活跃,许多现代化产业部门无不是在大量引进世界各国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目前,日本在某些生产部门的技术已超过其它国家而雄居世界之首。
技术的引进或转移之所以能够发挥如此重大的作用,是因为其具有如下优点:
-
可以避免漫长的探索过程,为发展赢得时间。一项较重大的基础科研成果,从研究、试验、设计到投入生产,一般需要经过 10~15 年的时间, 而引进国外技术只需要二三年时间就可投入生产。因此,引进技术可以加快技术改造的进程,是赶超先进的捷径。
-
可以节约大量的科学研究和试制费用。引进技术的花费比从头开始研究试制的花费要少得多,对于经济落后,资金紧缺的发展中地区的意义尤其重大。
-
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
有助于培养科技人才。引进技术并不是机械地照搬和简单地模仿, 而是在引进的基础上加以消化、吸收和创新。而这个过程也就是引进方科学技术人员的学习、锻炼和才干增长过程。
技术的引进或转移能否达到理想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引进或转移类别、方式和途径。从技术引进或转移的类别来看,有简单的技术转移与吸收型的技术转移、垂直转移与水平转移之分。简单的技术转移是指某先进技术由甲国转移到乙国,而乙国并不一定在转移后具有复制这项技术的能力;吸收型技术转移是指某项先进技术由甲国转移到乙国并且将会被乙国消化、吸收并复制出来。因此,后者被称为真正的技术转移。垂直技术转移是指甲国基础科研成果能用于乙国的应用科学中,或将前者的科研成果用于后者的生产中;水平技术转移是指将甲国已应用于生产的新技术转用于乙国的生产领域。在这两种类型中,垂直转移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同时也需要冒较大的风险,它要求受让者具有一定的经济技术能力,水平转移以应用转让者的已应用的成熟技术为目标,只需照搬,风险较小,对受让者要求不高。
技术转移或引进的方式与途径可归纳为两大类,即无偿转让和有偿转
让。无偿转让就是不需付出报酬的技术转让。它常常是通过国家、团体和个人之间的访问、考察、参观、人员培训、工作经验介绍,以及查找技术文献、技术信息交流等非贸易的途径引进的。这种方式对引进方培养自己的技术人才,吸收技术并形成创新力量,具有重大意义。有偿转让方式是指需要支付转让费的技术引进或转移,也称贸易形式的技术引进。是转让方以直接经营的方式提供技术,如购买大型成套设备及其相应的技术项目、专利或生产许可证贸易、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其中以购买专利及成套生产技术设备为主。一般说来,引进专利要求引进者的企业组织素质较高,熟知本行业的技术发展状况,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并有一定的金融能力。目前专利的引进在发达国家之间较为流行。购买成套设备对在短期内迅速建立工业体系,填补引入方的工业技术“空白”有较好的效果,但需要有较雄厚的财力基础、相关的产业部门、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准确的产业政策指导。其缺陷在于,若引进的技术设备与区域内其它产业部门及原行业技术差距过大,便会影响引进技术设备之利用效率。而且有些项目的行业技术更新时间周期短,大规模引进的建设周期又比较长,待到建成时,其技术先进性又下降了,甚至不先进了。在引进技术时,必须注意到这些问题。
为了使引进技术工作顺利而有效地进行,还必须对引进技术的碍障因素进行分析。技术的引进或转移是指技术从一个国家或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转出方和引入方都有可能存在阻碍或制约技术转移的因素。从技术引进方看,这种因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
需求障碍。即利用国外或区外新技术制成的新产品在本国或本区域没有销路而妨碍引进该项技术。
-
资本障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引进技术所需要的资金尤其是外汇的支付能力,二是与引进技术相配套的国内投资能力。如果缺少这两方面资金,可能阻碍技术引进工作。
-
自然资源障碍。主要表现在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品种组合对引进技术设备的适宜性上,如果自然资源在此三方面适宜性差,则形成引进技术的障碍。
-
劳动就业障碍。主要表现在引进技术对区域劳动成本即总体工资水平的适宜程度和区域劳动力资源的利用水平上。在我国,引进技术必须考虑利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
技术人力资源障碍。对引进技术的操作、管理、消化、吸收需要一定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这两方面人才的缺乏就构成引进技术的障碍。
-
规模障碍。利用引进技术进行生产,只有当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才具有理想的效益。
-
基础设施障碍。即与引进技术相配套的基础设施达不到所要求的数量、质量及配合标准。
-
文化障碍。指引进技术与民族文化传统、宗教、习俗格格不入。
-
时序障碍。指引进技术并非当前该国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乃至生态环境保护中所急需的技术。
来自技术转让方的障碍主要是指某些政治因素或政策考虑、专利及商业保密措施、技术及产品垄断等。
- 技术的选择。不同的技术引进方式、途径具有不同的效果,不仅如此, 在技术引进中还存在着各种障碍因素,它们直接影响技术引进的成败。因此,
要想使技术引进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效果。就必须慎重地选择技术。
- 技术选择的标准。二战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竭力发展民族经济,以求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技术引进倍受重视。于是,关于技术引进及其选择标准的研究也很活跃,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论点:
①高产出标准论,也叫做资本周转率标准论(鲍拉库,1942;布加南, 1945)。该理论认为,技术引进应优先选择在规定投资资本条件下使产出最大的技术,这种技术引进的选择标准特别适合于资金匮乏的国家。
②社会极限生产标准论。该理论(卡恩,1951;求那利,1953)认为, 即使在一定的资本条件下所适用的技术能使产出极大,但如果收益率低,也不能说是选择了最佳技术,特别是当需要增加原料进口使国际收支情况恶化,就会产生这种社会承受能力的极限标准。这个标准适合经常被国际收支赤字困扰,面临经济发展困难的国家。
③高积累标准论,又叫扩大投资率标准论(卡雷孙和赖赛肖仁,1955)。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并不限于技术进步,还依赖于资本的积累率,尤其应该选择能使经济长期增长的资本积累率较高的技术才是有利的。
④时间系列标准论。该理论认为,技术引进的选择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标准,为了实现最高的经济增长率,应该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条件对各种标准加以选择,以适应条件变化。如,在一个时期可能选择以高产出量为标准,而在另一个时期可能选择以高积累为标准。这个理论要求区域产业结构要有一定的弹性,如果缺乏弹性,技术引进就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综合以上关于技术引进的选择标准的理论,可以看出,选择引进技术应考虑经济原则,技术进步的关联作用(或乘数效应)和技术推广的可能性标准等。经济原则就是以最小的技术引进的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技术进步的关联作用或乘数效用标准,是指新的技术不仅能为最初引进部门所利用,而且能为其他相关部门所利用,或者说某一项技术引进可以带动更多的部门生产技术的进步。技术推广的可能性标准是指引进技术被推广、消化的可能性,如果不能被推广、消化则说明引进失败。
- 中间技术与适用技术。中间技术的概念是英国经济学家舒马赫在1936 年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发展中国家最迫切的需要之一是制造就业机会。为此,引进技术和生产方法时应考虑发展中国家经济贫困、文化落后的现实情况,采用发展中国家易推广、消化的,比那些最新和最先进的资本密集型技术更简单、更廉价、更易于维修的、同时比初级原始技术更优越的适用技术。这样既可以避免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和高级技术人才匮乏的局面, 又可带来扩大就业、易于消化吸收技术、创造良好效益的连锁反应。他称这类技术为“中间技术”,并形象地比喻为“介于镰刀和收割机之间的技术”。该理论的着眼点虽然是技术水平上对发展中国家的适宜性,但其根本是站在发达国家利益上,考虑的是维持既存的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因而受到了一些指责。另外,该理论所提供引进的中间技术,往往会造成产品质量低下, 维修成本高,对工人的技能要求高等缺陷。
适用技术的概念是印度的 A.K.N.雷迪于 1975 年提出的。它是指既满足了引进国或区域发展经济的技术需要,又考虑了引进国或区域生产要素的现状、市场规模、文化社会环境、当前技术状态等因素,而使引进技术的最终效果最大的那类技术。简言之,就是符合引进国或区域的特殊条件而且能取
得最大效果的技术。具体地说,衡量一种技术是否为适用技术,主要看该项技术能否达到下列三个方面的目标。即:
①环境目标。引进技术必须做到能节约能源,循环使用各种材料,减少资源的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保证生态环境协调。
②社会目标。引进技术必须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提供劳动者以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的工作,能与区域传统文化相交融,促进区域社会和谐发展。
③经济目标。引进技术必须能消除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状态,提供就业机会,利用地方资源并生产地方消费品分散经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 技术选择的原则。技术选择的总原则就是因地制宜,适应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因为不同区域发展经济的自然、社会及经济基础不同,选择的适用技术也不同,换句话说,由于区域条件及背景的差异,使得在甲地区适宜的技术不一定在乙地区适用。为了使技术的选择真正有利于区域发展, 并取得预期的效果,适用技术的选择具体地还应遵循如下原则:
①所选技术必须适应当地的技术基础和生产力水平,有利于提高当地的技术水平。技术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若急于求成,脱离当地的技术水平,采用过于先进的技术装备,往往可能事与愿违。但若采用落后技术,又将违背生产力发展规律,会产生影响久远的不良效果。
②所选技术必须适应当地的自然资源特点,有利于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所选技术应适应当地人力资源基础,并满足劳动就业需要,充分利用地方人力资源。当地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熟练工人的条件及其补给状况对引进技术的操作管理、消化、推广创新起重要作用,直接影响引进技术的效果。在我国人多地少、就业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下,技术的选择还应充分考虑劳动力就业问题。
④新技术的引进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并同时考虑市场容量问题。所选技术生产的产品与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一致,生产才会具有生命力,在此基础上才有经济效益可谈。此外,市场容量也不可忽视,在市场容量过小, 且产品运销困难较大的地区,新技术的引进尤应注意设备能力与生产规模问题。
⑤新技术的选择应满足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的要求。
此外,区域发展中技术的选择还应对有关协作及配套条件给予充分的考虑,这些条件包括生产企业间的协作配套条件(包括上下工序间的协作配套)、生产性基础设施(包括给排水、通讯、供电、交通、运输、仓储等) 和生活基础设施(包括文教、卫生、体育、商业等)、生产服务设施(包括情报、通讯、金融、保险、维修、供应等)等,它们直接影响到引进技术的效益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