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综合程序教学法与“三主一核心”

“三主一核心”是近年来人们在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现代教学论思想。它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一次重大改革和突破,也是对现代教学论思想的一个重要的补充和发展。目前它已经逐步被广大师生所承认和接受,人们已经自觉和不自觉地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加以贯彻执行和实施了。

所谓“三主一核心”,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不管是哪一门学科,还是教学结构的差异,也不管是教学方法的多种多样,还是学生的差异,教学都要体现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原则。我们不能因为教学结构的特殊,教学方法的变更,教学对象的不同,教学设备条件的差异而忽视“三主一核心”的教学原则。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意识到并真正落实这一教学原则,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设计优化的教学结构,努力去体现这一教学原则,那就会使课堂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使课堂结构的整体功能充分地显示出来,发挥它应有的教学效益。

实践证明:综合程序教学法既离不开“三主一核心”的教学原则,同时, 综合程序教学法也最能体现出“三主一核心”的教学原则。

一、教师为主导

教师为主导就是要求教师不但在教学的备课阶段去深刻理解教学大纳中对有关教材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政治思想教育要求,同时更要理解有关教材的知识点、知识结构及有关知识在教材系统和本学科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及联系,从而加工整理,设计优化的课堂教学结构和课堂教学程序,认真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地运用优化的教学结构,先进的教学方法及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实验设备条件和手段,利用自己的教学优势,有效地控制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动态平衡,创造性地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能是课堂教学舞台上的一名导演,而不是一个不下台的演员主角。在课堂教学系统中,教师运用信息论、控制论思想, 通过各种输入信息、反馈信息,灵活机动地不断控制调整教学系统的动态平衡,使信息流最大限度地流向学生主体,让学生得到的各种输入信息及时反馈,及时得到评价和导向,使教学系统的渠道畅通,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综合程序教学体系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有两个中心环节:一是上课前的教师编制综合程序作业,改善学生学习知识的条件;二是课堂上用教学控制论方法控制好教学过程的动态平衡。

编制综合程序作业,教师要运用双重综合原理、三联整分原理、程序编码原理等,从整体出发,把握钻研教材,严格地精选学科信息,按小中步子方法有顺序地编制可供学生自学的程序作业,使教材中的学科信息,从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回到整体;从抽象到具体,再由具体上升到抽象;从教材到程序作业,由程序作业再上升到概念、知识点和理论。即把知识体系分解为一条一条的知识链,又把各知识链条分解为知识点,然后有机地科学综合为知识链,知识网络结构和知识系统。知识经过多次的分解与综合,多次的

整体与部分,把知识(或信息)编辑成有序的信息流,供给学生自学、讨论、练习,以便学生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在把握好学科信息的准确性、系统性、思想性、启发性、多样性、针对性和层次性的基础上, 通过程序作业,落实双基,培养能力,开发和发展学生的智力。所以,综合程序作业的编写,首先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堂教学中的七项教学活动,更能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综合程序教学法的七项教学活动是在双重综合原理、三联整分原理、内化动力原理和控制平衡原理的指导下进行的。新课导言、展示程序作业、指导自学、师生讨论作业、串联讲授、质疑释疑、要求学习,其中每一项教学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尤其是七项教学活动中的串联讲授、质疑释疑等,都要教师点拨、讲授(精讲)、解疑、示范,教师要根据自己较高的学识水平,良好的思维品质,丰富的广博知识、热情的工作态度,民主的教学风格,准确而生动的语言去串联讲授,质疑释疑,又一次地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和主导作用,给学生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学生为主体

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是学生,不是教师。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要紧紧地围绕学生,为学生这个主体服务。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科学地去观察大自然、社会现象及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自学、思考、探索、分析和综合,科学地去思维,灵活地运用知识, 迁移知识,让学生学会读书自学、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动眼、动耳、动口、动手,使学生的耳、眼、口、手、脑并用,让学生成为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探索文化科学知识、灵活应用文化科学知识的主人,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和前进道路上的向导。

长期以来,人们常常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主导作用。让教师主宰了课堂的一切,包办代替学生的思维和活动,填鸭式教学,以主宰代替主导,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使学生处于被动应付的奴才地位,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展。课堂上教师一讲到底,死气沉沉,严肃有余, 活泼不够,教师只管教而不管学生学,教学效益低下。

但是,综合程序教学法却给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和时间,给学生主体带来了充分活动的场所和机会。综合程序教学法中的七项教学活动,都提供了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天地。学生的自学,学生的自由讨论(甚至是争论),串联讲解过程中的师生对话(20 人次以上),师生相互质疑释疑,当然还有实验等,从时间和空间上,从指导思想和感情上,都把学生当成了课堂教学的真正的主人。这是其他任何一种教学法都无法比拟的优势。

同时,七项教学活动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性的教学活动。例如学生自学中阅读,学生的相互讨论、发言,超过 20 人次以上的师生对话,学生的听讲,学生的实验操作,学生的识图绘图、分析和绘制表格,学生到讲台前演讲,学生上黑板去书写回答问题,等等,这一系列学生的学习活动,在学生的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中枢上(主要是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语言中枢、躯体运动中枢),建立了广泛的暂时性的神经联系,由于多方位的多种形式的反复的强化刺激,在高级神经中枢上就自然建立了新的条件反射,特别是条

件反射中的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功能,日益显著。明显的反馈作用和反复强化的刺激作用,使学生的主体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学生的主体作用落到了实处,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显著的大幅度的提高。

三、训练为主线

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有序的科学的对学生的训练过程,而不是一个单纯灌输知识的讲授过程,它应该是一个学生探求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过程,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到位。因此,教学过程自始至终离不开对学生的训练,训练是课堂教学的一条主线贯穿始终。课堂教学的始终, 无疑地要突出一个“练”字,训练题是教师精心设计的有层次的,既有“双基”的训练,又有能力和智力的训练。从认知学派的观点来看,训练题要有五个层次:识记(或记忆)、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在综合程序教学体系中,综合程序作业就是训练的一条主线,使训练得到最大的保证。一般我们可把综合程序作业,分为 A 组、B 组、C 组三个层次出现。A 组题为识记和理解型的基础题,B 组题为理解和简单的运用、分析和综合的中档题, C 组题为灵活运用、知识迁移,较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和系统综合及评价题, 是质疑题,思考题。使好、中、差不同水平的学生在 A、B、C 三组不同层次上得到训练。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学生在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综合程序作业的训练中,一步一个脚印,逐步学会了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但是,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却是主要的。这些能力在综合程序教学法的七项活动中, 尤其是在自学、讨论、串联讲授、质疑释疑等重要的教学活动中,都可以得到较传统教学法有不可比拟的更多的训练。当然,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最主要的。

四、思维为核心

无论在“讲、练、评和实验”等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 还要抓住“思维”这个核心。知识是外壳,思维是核心。在训练知识的同时, 首先要诱导和培养学生定向思维。在定向思维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发散式思维,大胆地想象和创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直觉思维。通过有效的途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现代化思维方式,使学生的思维方式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化;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化;由求同型向求异型转化;由后馈型向超前型转化;由部分分析型向系统分析和系统综合型转化。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由知识型教学向能力型、智力型教学转化,努力培养和造就具有创造型的二十一世纪的新人。

综合程序教学法较其他教学法,更能落实“思维”这个核心。在综合程序教学中,老师指导自学,又有综合程序作业为依托的定向思维训练,还有师生相互质疑、讨论,学生可以各抒己见,讨论和争议,使思维发散。既有借“题”训练“思维”,又有借“思维”出“题”,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得到有序的训练。尤其是学生的思维品质,即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深刻性、间接性、批判性、迁移性、流动性、发散性和创造性等都得到了有

计划的训练和培养。师生的相互质疑,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不可估量的发展。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学生的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和发展永远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综合程序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正好是学生优秀思维品质培养和发展的好方法。

综上所述,综合程序教学法是众多新教学法中最能体现“三主一核心” 教学思想的一个理想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教学法。无怪乎全国成千上万所中学的部份中小学教师,都在积极地自觉地试验和推广,这不是没有道理的。综合程序教学法有其强大的生命力,这一教学法的大力试验和推广,必将对我国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起到其他任何教学法所不能起到的推动作用,研究和发展这种教学法的理论,是对中国和世界教学法理论和实践的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