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合程序教学法中如何运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南京市中华中学 李伯珏

1981 年以来我校地理教研组在进行综合程序教学法的试验和探索中,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促进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而且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它影响着教学内容、形式和方法。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内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教师所教的东西才能转变为学生自己的东西。外因和内因的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实质。在教学中我们既不能片面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把教师的每一句话都当作法律,无视学生的作用,也不能主张学生中心主义,把教师放在可有可无的地位。而是要把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正确地结合起来。那么它们各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正确地结合呢?

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应体现在对学生成长方向的引导。

地理教师不要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教书匠,仅是传授知识。不要认为我们不是主科教师,不担任班主任而有自卑感,放弃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忽视对学生成长方向的引导。教学永远有教育性,这是古今中外教育实践证明了的一条教学规律。作为一个地理教师应自觉地认识和运用这个规律,使教学过程中育人的工作具有明确的方向和更加有效,这就是我们常讲的“教书育人” 和“寓德于教”。它要求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抓住教材的特点,挖掘、体会教材的思想性。像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的培养,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的形成,都应贯穿在整个高中地理教学之中。

以高中教材第六章第三节“生物资源及其利用”为例:森林的分布受气候等自然要素的影响,森林的破坏又影响气候等自然要素(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森林不仅是物质资源,而且是重要的环境资源。人类不仅需要森林所提供的木材和林产品,更需要森林生态系统所创造的适合于人类的良好生态环境(辩证唯物主义和正确资源观、环境观教育);人类对森林的需要越来越大,滥砍滥伐导致森林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恶化,为此人类必须要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控制人类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要把森林的采伐和抚育更新相结合,促其更新,以保证不断满足人类对森林资源和良好生存环境的需求,使人类与环境资源这一对矛盾得以协调统一(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的教育)。上述观点有机地融汇在知识传授之中,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起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资源观。这里要注意的是防止脱离知识教学进行空洞的政治说教,或把政治思想教育变成贴标签, 这样不仅收不到思想教育应有的效果,有时还会引起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厌倦,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

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应体现在教师根据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正确地设计、组织、指导教学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能力、思想品德等。

为此我们在运用综合程序教学法的过程中,一方面注意对学生自学的引导,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本,阅读地图。在阅读中思考, 学生目的明确,思维指向集中,求知欲望强。在自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进行点拨和引导。另一方面在质疑、释疑时不断地启发学生,诱导学生。有讲,

有练,讲练结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特别是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地理概念、地理判断、地理推理去揭示地理现象的内在联系,从而获得对地理事物规律性的认识。

从“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一节为例,在学生掌握了三圈环流的知识以后,让学生阅读课本第 63 页一月份和七月份海平面等压线的分布示意图与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示意图,进行比较有何不同?北半球气压带为什么会断裂成块状?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为什么表现特别明显?再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进行自学,这样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就会很快调动起来。在自学过程中尤其注意引导学生对一月和七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的分析,通过对图的阅读和分析,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诸如南北半球气压带分布有何不同?从闭合高、低压中心数值分析北半球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分布的影响,并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大气运动有关知识去分析原因,进而导出季风环流。在这个过程中有讲有练,讲练结合,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得到培养。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的第三个方面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疏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

高中文科班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初中地理基础知识差,数理基础又不强,缺乏逻辑推理能力,不易建立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因而对地理课的学习有畏难情绪,成绩上不去,见到地理试卷就紧张,心理素质很差,这时应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有一部分学生实际上是不知道如何学地理,时间化费很多,效果却不佳。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实际给予指导,教会他们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和规律,由会学到想学。这看来是个方法问题,实质上是个心理疏导问题,是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一个重要方面,千万不可忽视。

学生的主体作用则表现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独立性。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爱学,想学。为此我们做了这样一些尝试:

  1. 重视疑问设计。疑难设计要科学,严密。设置疑点,提出疑问要结合学生地理知识水平及智力发展的实际,经过努力可以得到解决。疑问设计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正确思维,注意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2. 在质疑、释疑时不断根据学生反馈信息提出新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生掌握了季风环流的知识以后,进而要学生分析亚洲大陆东岸一月和七月海陆间气压差值的大小和冬夏季风势力的强弱及其原因,然后再分析南亚。分析南亚时学生会顺着分析东亚的思路推断出,但不能到此为止, 教师还应进一步提出南亚西南季风势力强盛,东北季风势力较弱,有无其他因素的影响?哪些因素影响?如何影响?这样不断地根据学生反馈信息提出新问题,把学生学习推向又一高潮。

  1. 使用电化教学手段,把教材内容变得直观、形象,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我们先后制作投影片四百多幅,还制作了系列幻灯片《地壳和地壳的变动》(89 幅),以及南京乡土地理配套幻灯片(70 幅)。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建立起一种正确的师生关系,这就是尊师爱生,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热爱、尊重学生, 信任学生。学生要尊敬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必须注意教师自身素

质的培养,注意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教师素质的培养包括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培养。思想素质的培养中一定要认清在教和学这对矛盾中,学生的学是内因,教师的教是外因。外因和内因的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实质。要把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地结合起来。业务素质的培养中,要注意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法水平,特别是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任务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能力的培养。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方面,我校地理教研组坚持开展综合程序教学法的研究和探索,相互听课,共同备课,相互学习, 相互切磋,以老带新,共同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 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些工作,希望能与地理界同行们共同努力,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