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综合程序教学模式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南京师范大学 胡文瑞 谢树平一
学科教学改革包括三个同步相应的改革,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步相应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同步相应改革,教法和学法同步相应改革。中学政治学科改革亦不能例外。随着中学政治课 1987 年教学新大纲的制定,新教材的编写和在全国范围内陆续推开,政治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习方法的改革亦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展开。许多学校一改过去教师在课堂上“包打天下”唱“独脚戏”的沉闷状况,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备考式”为育人式,使政治课教学开始出现了转机。随着教育思想的逐步端正,各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在政治课课堂教学中也开始被推广,如自学—辅导教学模式、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综合程序教学模式、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等,都在政治课教学实践应用之列,虽然有些教师在运用这些模式时还缺乏应有的理论指导,方法还往往是经验型的,总结出来的名称也未必规范化,但其实验的内容却大大改变了“理论下不去”(指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和“实践上不来”(即实践经验难以升华)的局面,开始注意了把应用性理论和概括性经验加以整合、试验和印证,从而开始出现了“理论下得去”、“实践上得来”的可喜局面。在中学政治课教学方法改革方面, 综合程序教学模式在政治课教学实践中的推广,开始受到了政治教师们的关注,例如湖北、四川、河北、江苏等省一些有见识的老师在这方面就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笔者曾有幸听过南京二十八中邹宁生老师一堂公开课,就是以这一教学模式理论为指导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南京师大政教系数届实习生,也有不少人实习过综合程序教学模式,其中 87 级实习生王秀坤在海安曲塘中学运用综合程序教学模式于《科学人生观》教学,学生普遍反映中小步子程序题很有启发性,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我们现以高二《经济常识》中“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这一内容为例, 看看邹宁生老师在政治课教学中是如何具体运用综合程序教学模式的。
第一步,编写综合性的程序作业题。它相当于传统课堂教学的课前备课。具体要求和做法是,教师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从总体上确定好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和重难点,严格精选学科信息,把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知识元点,并按照逻辑次序编制好可供学生自学的程序作业。程序作业要紧扣大纲和教材,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联系实际,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趣味性和思想性。“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这一内容编制为下列几道程序题:
-
物以稀为贵对吗?
-
商品交换是以贵贱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对吗?
-
价值规律的内容有哪些?你能用该规律的基本内容说明上述两个问题对错的原因吗?
-
价值规律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
商品的价格和价值经常不一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第二步:应用综合性的方法开展 6 个环节的课堂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①新课导言。这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环节,关键在于引情、激趣、精练。一般用 1—2 分钟以复习、提问、解说等方式引出新课内容。亦可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引出新课内容。该框内容可这样开头:同学们,在市场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同一商品的价格总是随着供求变化时涨时落,一个鸡蛋的价格有时是 0.20 元,有时是 0.30 元,但是我们发现,一个鸡蛋无论怎样涨落,都赶不上一斤猪肉贵,更赶不上一只金戒指贵,但它无论怎么跌价,也不会比一盒火柴便宜。这是为什么呢?要揭开这个谜,请同学们按下列程序题自学看书回答。
②展示程序作业。程序作业一般分 2—3 次展示,让学生完成。这是教学的实现环节,关键在于分批适当、化整为零。
③指导自学。在学生看书做程序作业时,教师应有目的地加以提示,巡回指导,这是提高学生读、写、思等方面能力的重要环节,关键在于掌握时间,抓住学生,及时引导。
④讨论作业。用提问讨论(前后左右四人一小组)、同桌互评等形式订正程序作业。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判断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环节,关键在于教师的组织艺术。具体做法是:容易题互相订正,一般题个别提问,较难题由教师加以解释(或对成绩差的学生加以解释,成绩好的学生自己钻研)。
⑤串联讲解。教师用 8—12 分钟时间,根据教学目标要求,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有启发性、概括性地串讲。这是使知识系统化的环节,关键在于串讲的准确性和趣味性。讲解的重点应放在“三点”、“一线”上,即新旧知识的联系点、新知识的关键点(即教材的重点、难点)、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一线”即前后各章、课、节、框、段之间,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该框的重点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难点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为了突破难点,教师可从学生日常生活熟悉的事例入手,分析商品在市场上销售时,价格变动的现象,明确价值规律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规律;商品交换的比例,应以双方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这样就能帮助学生从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上找原因。由于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又联系身边常遇到的一些现象,所以求知心切,精力集中,教师串讲若富有启发性、针对性,能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⑥质疑释疑。串讲后,同学之间或师生之间可紧扣教学内容互相质疑释疑,这是教学互相提高,培养求异思维的环节,关键在于质疑不能离题太远或超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该框题串讲以后,可进一步深化学生所学的知识,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质疑:
a.同样是一只鸡蛋,为什么在市场上前后价格相差那么大?
b.0.20 元一只的价格和 0.30 元一只的价格能否长期保持?它说明了什么问题?
c.为什么一只鸡蛋的价格无论是 0.20 元还是 0.30 元,都不是对价值规律的背离,而正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呢?
对于质疑的问题,教师可存疑共答,即启发学生热烈讨论、各抒己见, 然后小结;亦可存疑待答,这往往在教师对某些问题的回答没有十分把握以前需“存疑”,待查到确凿的答案后,再行回答;亦可存疑不答,留下悬念, 指导学生阅读有关课外书籍,探求答案,推动第二课堂活动。
以上六个环节不拘于成规,可灵活运用。从整个教学过程看,必须抓好
编制程序作业、指导自学、串联讲解三个最基本的环节。
需要强调的是,在政治课教学中实施综合程序教学必须特别注意两点: 一是在教学中既要化整为零,又要聚零为整,最后达到“零存整取”的目的。把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元点,分步教学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各个击破”,掌握教学内容。但它打破了原有教材的整体性和层次性。因而要使学生系统掌握教学内容,就必须再聚零为整,否则学生所学的知识就会是支离破碎、残缺不全的,也就实现不了“综合”的目的。具体做法是:在串讲时有意识地把知识元点联系起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整体性认识;在完成每课教学后, 做一次综合复习,对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观点和方法论,分项一一归纳,然后再编写出内容结构提纲和图表。结构提纲纵横贯串教学内容。二是在教学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具体做法是:在编制程序作业时,尽量引用学生已掌握的科学知识(即由旧知引出新知);在组织讨论或布置程序作业和思考题时,尽量联系学生思想和现实问题。
二
中学政治课是一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课程。作为中学德育的主渠道,它通过公民教育、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教育、世界观人生观科学方法论教育,协同校内外的其他教育渠道,把中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和具有不断追求新知、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的人才。政治课这三大块中,每一块都有认知领域、情意、思想觉悟行为领域目标要求,都是从知识、能力、觉悟相互转化的实现程序上全面提出目标要求的,其中认知领域和思想觉悟行为领域目标都要同时具有量的要求和质的要求。可见中学政治课的性质、任务、内容、教学目标都比以前更加明确了,况且在此基础上新编的中学政治课教材的可读性、思想性、时代性、针对性都比以前更强了。但是另一方面和中学其它课程相比,它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道理又比较抽象难懂,而学习主体——中学生,虽然自我意识较强,要求尊重,要求自立,喜欢独立思考,不喜欢人云亦云, 但往往在学习方面不大会自学,习惯于“先生讲,学生听”,有鉴于此,更需要教师端正教育教学思想,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 而综合程序教学模式恰恰能比较好的做到既能适应政治课教材的特点,又能适应当代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因而中学生比较喜欢这种教学模式。
中学政治课运用综合程序教学模式至少有两个显著优点。
- 综合程序教学模式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于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过去的政治课教学,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许多学生懒得想问题,有时甚至连书也不想翻。采用综合程序教学模式,改变了老师拖着学生学的状况,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因为要回答中小步子综合程序题,必须看书; 其中一些题很有吸引力,有针对性,这就能增强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经济常识》中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别时,讲到在这两种商品经济中“其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不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价值规律是起自发调节作用;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可在全社会范围内自觉地运用价值规律,按照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自觉地采取调节措施。那么如何自觉地采取调节措施呢?具体怎么调节呢?这是一个难点,学生自然希望教师能
举例说明。这样就自然调动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由于先带着问题自学、讨论、听串讲质疑,其中每一个环节都促使学生独立思考,专注地倾听教师有针对性的解答问题。由于学习有了主动精神,其结果不仅对新学知识印象深,同时还训练了思考问题的方法和分析、综合、辨别是非的能力。使用这种教学模式,教师不仅是给了学生一车猎物,更重要的是给了学生一杆猎枪, 这在知识更新周期加快、强调终身教育的现代社会中,无疑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 使用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解决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这对于粉碎国内外反动势力妄图在我国实行“和平演变” 的阴谋,对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无疑将起巨大的作用。当前面临着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正经受着各种撞击,国内外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并且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我国第三代、第四代身上。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促进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另一方面又带来了许多负效应,例如讲交换,一些人往往把交换扩大到政治、道德、法律、义务、良心等领域,甚至把权力也作为交换的资本;讲利润,有些人就不择手段地搞钱,弄虚作假、损人利己,损公肥私⋯⋯,这些势必对中学生产生并将继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总之,面对着现时代的深刻变动,必然给人们提出一些新问题,集中起来主要是如何正确认识现在的资本主义,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以及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这些问题同样也困惑着当代的中学生。政治课不应回避这些问题,而应着力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这些问题,使他们正确认识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竞争的历史趋势,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整个历史过程的复杂性、曲折性、长期性。现时代的发展要求当代中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政治信念和科学的理想,把他们锻炼成顺应时代潮流,富有时代精神,勇于进取,懂得关注民族命运和社会主义命运,使之能在两种制度的较量中,使他们成为具有历史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的学生。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中心应转移到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上来。而综合程序教学模式的自学、讨论作业、串联讲解、质疑释疑等环节最突出的优点正在于此。例如,学生在学习“小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要补充”时,必然会有产生这样的思想问题:列宁说,小生产者每日每时地、自发地、经常地产生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可我们现在为什么还让适当发展小商品经济呢?我国现在这样做是不是违背了列宁的教导呢?为了解决学生这些思想认识问题,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拟定以下综合程序题供学生思考、回答: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小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私有制有什么关系?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小商品生产者发展的前途是什么?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小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公有制有什么关系?在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这种小商品经济能不能不受限制地任其发展?它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小商品经济有什么根本区别?又如在学习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时,有部分学生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劳动合同制的企业可以辞退工人,这和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制度没有什么区别。为此武汉市某中学政治教师有针对性地拟出了以下一些综合程序题:资本主义雇佣制度的基础是什么?我国实行劳动合同制,是否改变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性质?我国实行劳动合同制的企业在什么情况下企业才可以辞退工人?这种辞退和资本家解雇工人有什么不同?在什么情况下劳动者才算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人按劳分配所得部分是不是劳动力价格?带着这些
问题,让同学认真阅读教材和有关资料,边读边议,最后讨论串讲,引导学生弄清二者的本质区别。例如针对学生在学习“人生的理想”和“人生的价值”时的一系列模糊认识,可列出以下一些综合程序题:“当前我国不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吗,为什么还要求我们青少年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呢?“理想的不现实,现实的不理想”对不对?史光柱真的幸福吗?一个人为了大众的利益牺牲了,他本人还有什么幸福可言?为什么要把一个人的幸福与对他人、对社会的奉献、牺牲联系在一起?鉴于苏联、东欧国家局势的急剧变化,鉴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还不如一些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学生思想中经常会出现许多模糊认识,甚至困惑。而作为政治教师,也应理直气壮去解决学生思想中这些深层次的问题。有些学生在学习有关我国四十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时,总是不屑一顾,不以为然,认为总和印度比是丢脸,为什么不和日本比,不和南朝鲜等亚洲四小龙比?同样在战后的废墟上,日本发展比我们快得多?为什么同样都是中国人,大陆却比台湾落后得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结合有关课文和参考资料,设计出严谨的综合程序题来,供学生思考,如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能不能在私有制内部孕育成长起来?为什么?资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多少年了?社会主义革命夺取政权多少年了?起跑点不一样,能不能简单地把 70 年(原苏联)、40 年(中国)的社会主义与发展了几百年的资本主义直接进行“横向对比”?事实证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速度是否超过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速度?等等。
综合程序教学模式在政治课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学生把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常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这对于中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社会主义信念,健康地成长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读者进一步掌握综合程序教学模式编制综合程序题的要领,我们特在本文“附录”部分列出了高三《政治常识》“国家”一课的综合程序题,以供大家参考。
我们不可能找到一种普遍有效的教学模式,“因为没有一种教学模式是为适合所有的学习类型或学习风格而设计的”(乔以斯和威尔《教学模式》1980 年英文版)。像传递—接受式、引导—发现式、暗示教学、综合程序教学、情境—陶冶式等等教学模式,虽然都可看作信息调控模式,但由于信息载体不同(如语词符号、表情,音乐、动作等等)、信息反馈回路不同,以及其理论依据、目标、实现条件、基本程序、功能各有特点和要求,也必然会使各种模式各有其局限性,综合程序教学模式也不能例外。综合程序教学模式在使用中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平时不喜欢自己看书,抓不住问题要点的学生,使用起来就有一定困难, 且教学效果不显著,一般说,这种模式比较适合于中等及中等以上水平的学生。而对学习自觉性不强,基础较差的学生则不宜使用。况且使用此法对主讲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文化修养、课堂应变能力等的要求也较高,一般教师只有在提高了教学水平以后才能采用。作为政治课教师,应力求用基本的、多种多样的模式来装备自己,使在完成不同的教学目标、出现不同的学习者时, 能得心应手的,运用自如的采用相应的教学模式,并且把各种模式巧妙地结合起来,创造课堂和各种有深度的学习中心,从而把中学政治课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附录:高三《政治常识》“国家”一课书综合程序题
-
什么是国家?有人说国家就是领土、居民和主权构成的总和体,对吗? 为什么?
-
怎样理解国家的阶级性?
-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国家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
-
什么是人民民主专政?它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
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
-
我国现阶段的阶级斗争状况怎样?具有哪些特点?
-
什么是国家职能?它与国家性质的关系怎样?
-
资本主义国家的内外职能分别有哪些?为什么会有这些职能?
-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内外职能有哪些?为什么必须坚持这些国家职能?
-
什么是国家结构?当代世界各国存在着哪两种基本的结构形式?
-
什么是单一制?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当今有哪些国家实行这一结构形式?
-
什么是联邦制?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当今实行联邦制的国家有哪些?
-
我国采用的国家结构形式是什么?
-
什么是“一国两制”?提出这一构想的依据是什么?
-
“一国两制”构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它具有哪些特点?重大现实意义是什么?
-
什么是政体?它与国体的关系怎样?
-
什么是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它有哪两种基本形式?
-
什么是议会制的民主共和制?其典型国家是哪个?具有哪些主要特点?当今实行这一政体的国家有哪些?
-
什么是总统制的民主共和制?以哪个国家最典型?具有哪些主要特点?当今实行这种政体的国家有哪些?
-
什么是君主立宪制?它有哪两种基本形式?
-
什么是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制?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现今实行这一政体的国家有哪些?
-
怎样说明资本主义国家管理形式的差异性和共同点?
-
什么是三权分立制?它的作用和实质是什么?
-
什么是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制?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的管理形式只能采用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制?
-
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是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制的一种具体形式?
-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个规定说明了什么?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人民代表大会制具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说明了什么?
-
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管理形式?
-
有人说:“我国和美国都是民主共和制的国家,因此,我国的政治体制可以仿照美国的政治体制”。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