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的教学法多是灌输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就是运用谈话法提出的问题往往也是不系统的,大多数学生难以掌握系统的知识,在老师提出的问题时,也只是几个少数尖子学生去回答,中下生是望尘莫及的, 因而他们感到学习没有兴趣,产生自卑心理,严重地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效果自然不佳。而综序法七项教学活动中的指导自学和讨论作业程序全体学生都要参加,他们根据作业进行自学活动或参加讨论,都有机会畅所欲言,发表意见,交流信息,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因而他们的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据实验结果表明学习成绩可提高 10~ 20 分。对优生通过附加作业题使他们得到满足。这两项教学活动与其它几项活动联系起来,既提高了中下生成绩,又使优生个性得到发展,做到因材施教。
其理论基础是,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是充满心理活动的有机体,教学的成败取决于能否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的发展规律,能否调动学生的全部心理因素投入获取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中学阶段的学生,他们求异好奇,求知欲强,对发现问题、发表见解跃跃欲试。只要使教学活动与学生心理要求合拍,就能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学和讨论两次活动为发展他们心理特征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和空间活动的环境。根据教育心理学规律,我们认为,这种积极性得以保持的条件是:①建立生动活泼、轻松有趣,富有效益的学习环境;②为学生创设一定问题的情境,并贯彻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③要善于组织能使学生感受到自身的责任感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思维能力伴随兴趣而产生并导致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掌握;④向学生提供以表现和发展的机会,把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互相讨论、互相交谈,看作是思维发展的良好机会;⑤认为这两项活动有利于吸引较差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并逐步培养起心理优势;⑥针对学生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提出不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