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幕后到台前的英特尔

随着电脑技术飞速发展,个人电脑正在进入家庭和办公室,据著名的美国电脑市场研究机构——数据咨询公司的预测,1998 年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的普及率将从 1995 年的 6500 万台,增加到 1 亿台,前景诱人。潜力惊人的个人电脑市场,使得没有一家电脑产业的上游厂家或软件开发厂商可以忽视这个市场的存在。

电脑创造巨人,巨人创造电脑。一个企业能否调整发展策略,赶上电脑业快速成长的步伐,已成为评价企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创建于 1968 年,以制造电脑的“心”——半导体芯片而称雄计算机业的英特尔,也受到巨大的个人电脑市场的诱惑,决定加入到个人电脑商的角逐中来。

创业之初,英特尔的芯片广告只强调“这是与 IBM 相容的电脑”,可它今天再也不愿充当为个人电脑商“打工”的角色,开始强调“这是英特尔的电脑”,原来躲在电脑主机板上的“Intel”厂牌,也光明正大地贴在了屏幕旁边。另据美国数据咨询公司的最新市场报告,装有英特尔奔腾芯片机的个人电脑,1995 年 7 月的销售,首次超过装有 486 芯片的同类电脑,夺走了个人电脑市场 53%的份额,一举成为最畅销的电脑。这极大地鼓舞了英特尔从电脑制造业的上游——芯片,向电脑制造业的下游——电脑本身扩张的决心。

这个已经拥有中央处理器 80%市场的巨无霸犹抱琵琶半遮面地宣布,将开始生产主机板及代工生产个人电脑。顿时,这一决定如同一枚炸弹在电脑界引起巨大震荡。其实,在英特尔还没有正式宣布进入主机板市场的时候, 早就不动声色地生产主机板和个人电脑的代工,只不过数量不多,因此也就没有宣扬。所以,全球个人电脑商们对英特尔的正式决定丝毫没有心理准备。英特尔的盟友——世界个人电脑大厂商廉柏公司的董事长菲佛气急败坏地抨击英特尔说,1994 年,就在康柏与 IBM 交火时,英特尔却不断削减芯片价格, 突出自己的品牌。这对康柏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掏空了康柏的市场实力。菲佛指责英特尔此举太不够朋友。对英特尔积极进军个人电脑及主机电路板生产的做法,菲佛更是表示严重不满,两家由此反目成仇。康柏电脑转而投向 PowerPC 阵营,与英特尔和微软公司的“Wintel”联盟相对抗。

为了安抚众多的个人电脑生产商,英特尔公开声称,这些举动并不是为了和下游争食市场,完全是为了刺激市场,并希望大家能采用英特尔规格的主机板来生产。但有人不以为然:“如果大家都有能力做到英特尔的要求的话,英特尔甚至可以退出主机板市场。”为了平息英特尔产品的最大买主—

—台湾厂商不满的情绪,英特尔还派了亚太区总裁当面保证,绝不会单方面削价与下游厂商争利。

英特尔的说法显然不足以让人信服。“最让人非议的还是英特尔裁判兼球员的两面做法”,台湾最大的电脑公司“宏碁”的总裁施振荣认为,“英特尔身兼两种角色,很难让下游厂商相信他会真正做到公平。”他的看法颇有道理。以主机板为例,英特尔花了 25 亿美元,要在未来的市场至少占有30—40%的份额。并以主打产品的巨额利润补贴其主机板的价格,好让它在市场上能更具有竞争力,这种做法显然不只是想“刺激”市场而已。

除此之外,英特尔若大举进入个人电脑市场,对下游厂商影响最大的就是被英特尔垄断的中央处理器分配的公平性的问题,试想,如果某一天该产

品缺货的话,英特尔是会先给下游顾客还是留给自己的生产线呢?英特尔为了确保在个人电脑市场竞争中占优势,很可能会伤害下游厂商。而如果在公平性上不能让人信服的话,将有可能使其对手更为团结。这不,现在的PowerPc 联盟不就比以前更团结了吗?

其实,英特尔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有着多重的原因。

一方面,在个人电脑的发展前景光明,市场日益火爆的今天,如果英特尔的向下扩张策略能够成功的话,此举将可能改写整个 PC 市场格局,使其成为真正垄断 PC 的唯一业者。所以虽然遭到同行及顾客不少负面批评,但是, “如果真的机会不错,又对企业长期发展有利的话,为什么不做呢?”在英特尔的概念里,未来个人电脑的市场潜力令人垂涎,已经是“大玩家”的英特尔不应该在这个舞台上缺席。更重要的是,英特尔认为在本世纪末时,个人电脑市场上将只剩下不到 5 家的主要厂商,英特尔更应该在这个趋势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另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英特尔希望通过自己的个人电脑的独霸市场,永远确保其主打芯片产品世界霸主的地位。因为英特尔目前虽已占有全球 80%以上的芯片市场,而日本、韩国及本国其它的芯片制造商正发动咄咄逼人的攻势,积极抢占英特尔的份额,所以英特尔不得不采用各种方法扩大市场占有率。还是据美国数据公司预测,全球电脑芯片销售额将从 1995 年的

1498 亿美元增长到 2000 年的 3331 亿美元;对芯片制造业的投资也将从 1995

年的 348 亿美元,增长到 1999 年的 477 亿美元。因而全球芯片厂家无一不是秣马厉兵,竞争日趋白热化。

英特尔在芯片方面的主要竞争者是以加州为基地的超微公司即 AMD。前几年,它已经推出英特尔 486 版本的微晶片,1994 年年底又推出了“奔腾” 的仿制版本。英待尔的敌人还包括摩托罗拉、西门子、苹果、NextGen、东芝等。不久前,AMD 宣布将以换股的方式全面收购 NextGen,如果收购成功,AMD 将实力大增,并凭借自身 3.5 微米的芯片生产技术和 NextGen 的 Nx686 制造技术,开拓一直被英特尔垄断的 586 以上的中央处理器市场。老奸巨滑的英特尔深知芯片这碗饭越来越不好吃了,所以,有鉴于上述的原因,英特尔一方面为实现其 1 亿张芯片的生产目标,耗资数十亿美元大肆建厂;另一方面开始从上游冲向下游,与个人电脑厂商展开争夺。

英特尔此举挑起了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的大战,惹来下游厂商严重不满。是否会因为操之过急,反而激起个人电脑商们群起反抗?这对英特尔的管理艺术将是个严峻的考验,但目前不管是 AMD 或者是 PowerPC 联盟,虽已向英特尔发起挑战,但均没形成气候,远不足以威胁到英特尔的生存,所以英特尔认为主导权完全操在自己的手中,有足够的本钱在全球掀起一场个人电脑的未来大战。

电脑界人士指出,个人电脑主机板的利润只有 4%左右,这种“辛苦钱” 不一定想赚就可赚到,以量取胜、薄利多销的竞争策略也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可以模仿的。所以,即使今天英特尔已占主机板 35%的市场,还有 65%的市场可以抢食,一个主机板上有 400 个左右的零件,市场大得很呢。经过大风大浪的下游厂商也不是吃素的,都有各自的绝招,在日后的竞争中不会输给英特尔。

这场由英特尔挑起的万众瞩目的个人电脑世纪大战,要在 2~3 年后才看得到整个发展态势,现在还无法定论。只要有与英特尔抗衡的超级竞争者出

现,这场角逐并不一定就是其他电脑主机厂商辉煌业绩的结束,说不定好戏还在后面呢?

点评:

  1. 英特尔独霸电脑微处器市场已有 10 多个年头了,此期间在该领域尚无出其右者,但近年来自世界各地的新兴芯片厂商对它已造成了不小的威胁,这一点从英特尔不惜与全世界个人电脑厂商开战就可以得到证明。但英特尔此举果真就能消除所有隐患,确保其万年江山高枕无忧吗?不久前,美国网络软件商准备联手开发新一代网络计算机,向传统的个人电脑一味追求速度与内存配置的一贯趋势发出了强劲挑战。此举一旦成功,将直接威胁英特尔这家芯片制造商赖以生存的市场环境,到那时,英特尔几十年的努力不幸化为泡影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2. 芯片制造业是一个庞大的“吞金”行业,十几亿元的投资砸下去溅不起一点水花也是常有的事,特别对我们这样刚刚起步的国家来说就更是如此。最近国家准备或已经投下百亿以上的资金在未来芯片领域中争得一席之地,但从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看,这也许只能作为一场长期战役中的小小的准备战而已,以后的路还很长很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