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挽救微软公司

不久前,微软公司内部刊物《微软新闻》发表了一首微软无名氏的诗: “噢,未来网络之光已清晰可见/市场份额扩大,目标终将实现/不久微软浏览器将随处可见,你不再被认为无所作为/我们接纳,我们扩展!”

知情人都清楚这首诗的真正含义,它揭示了微软公司最近一段时间来在互联网络技术上所经历的考验与成功以及微软的新战略与新举措。然而,又有多少人真正知道,在微软险些被网络技术远远甩在后面的关键时刻,是 3 名年轻的程序员力促董事长比尔·盖茨和管理层立即改变策略、接纳互联网络、开发微软网络的联机服务,才使微软摆脱困境,取胜于竞争对手的故事呢?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互联网络已经崛起,并在 1994 年春火爆起来。上

百万个人电脑用户登记上网;商业性网络地址也从 1991 年的 9000 个增到

21700 个,互联网络正在成为通向信息高速公路的必经之路。网景通信公司、太阳微系统公司、奥瑞柯公司、IBM 公司以及其他公司都早已认识到了互联网络是重排座次的好机会并紧紧抓住互联网络发展自己,成为曾是无坚不摧的微软公司的强劲竞争对手。太阳公司还将一种用于交互电视的软件语言改写成风靡一时的 Java 语言,以它开发出的用户界面十分友好。在它的推动下,环球网作为新式“平台”正在崛起,对微软构成威胁。同时,美国联机公司突然以 3000 万美元买走了微软公司正在与 CMG 公司谈判购买的浏览器; 网景公司则在网络浏览器方面取代了微软的统治地位。1995 年 8 月,网景公司的股票在发行第一天就从 28 美元上涨到了 58 美元。18 个月后,它的董事

长克拉克就成了亿万富翁,而盖茨在微软成立 12 年后才达此水平。另外,利考斯公司、信息搜索公司、点掷公司等几十家公司也趁机抢占了本应属于微软的空间。与此同时,已有约 2000 万人不用微软公司的软件而活跃在网络上了。应该说,早就有种种迹象显示,在这场互联网络的争夺战中,微软公司已远远落在靠互联网络崛起的新贵们后面了,微软有可能遭到被淘汰的厄运。可是,微软董事长及其管理层仍然反应冷淡,依旧专注于 95 视窗和视窗NT 的开发工作。盖茨当时的想法是:“互联网络是免费的,那里没有钱赚, 互联网络的生意怎会有意思呢?”盖茨认为,互联网络还只是远方的雷声, 离雨点的来临还远着呢。因此,他和他的高层管理人员都没有像公司其他年轻人那样看到联机网络的重要性。微软公司在互联网络上的投入更是少得可怜,这点连微软的董事会成员也感到惊奇。而微软的敌手们却早已看到:互联网络有着深远的机遇,如果微软不去抓住它,微软作为软件巨人的地位就会保不住,甚至被淘汰。

就在微软处于危急的关键时刻,微软公司的 3 个年轻程序员——斯诺夫斯基、阿拉德和斯利夫伽开始了行动,他们用公司内部的电子邮件宣传互联网络的重要性,督促公司管理层加以重视并立即采取行动。斯诺夫斯基不断地给盖茨和其他人员发去电子邮件,并告诉盖茨:“母校哈佛联网了!”阿拉德是微软公司唯一一位在名片上写着“互联网络技术程序经理”的人,他在 1994 年 1 月底就起草了一个请战备忘录——《视窗:互联网络下一个令人心动的应用软件》,提出了“接纳”互联网络标准,“扩展”视窗入互联网络的战斗口号,这就是文章一开头那首诗里提到的:“我们接纳,我们扩展”,后来它就成了微软公司的战斗口号。之后,斯里夫伽在 1995 年 5 月 27 日发

表题为《环球网,下一个平台》的文章,指出环球网具备取代视窗的条件。之后,他又建议微软公司在互联网络上免费派送一些软件,为此被盖茨称之谓“共产主义者”。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3 名公司程序员挺身而出,宣传互联网络,力促公司上层管理者重视并采取行动,使以盖茨为首的微软精英们对互联网络及公司面临的危急处境有了清醒的认识。盖茨终于按捺不住了,1994 年 4 月,微软的经理们在华盛顿总部举行有关互联网络问题的“四月思考周”。在此次会议的备忘录中,盖茨提出了微软公司今后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标志就是互联网络技术,并提出将要投入人力物力,并“成为支持互联网络运动的领导人”。1995 年 5 月,盖茨发出了向互联网络进军的紧急动员令,并且坦露:“我对互联网络重要性的认识先后经历了几个层次。现在我要说,互联网络是重中之重。”1995 年底,盖茨邀集他的客户和记者、分析家等 300 多人,明确地表明,微软公司将全面投入这场软件大战并决心赢得胜利。他接受了斯诺夫斯基、阿拉德、斯里夫伽及其他公司成员的意见,改变了公司的战略,组织人员从事互联网络信息服务器的研制工作,并于 1996 年 2 月成功地将这种信息服务器推向市场。这种服务器既是用于互联网络上的免费软件,也是视窗NT 服务器软件的组成部分。3 月中旬,美国联机公司同意为微软公司的浏览器发放许可证,微软公司也最终与太阳微系统公司就编程语言 Java 发放许可证问题达成协议,这一系列协议的直接结果是,到 1997 年 5 月底,微软的网

络客户已突破百万人。同年 4 月,微软交换服务器上市,这种服务器可提供

电子通信、组群功能并可确保入网安全。没有多久,到 1996 年下半年,微软

的互联网络信息服务器免费卸载的数量就已达到了 9 万份左右。在为大客户

提供服务方面,早在 1996 年 6 月,微软公司就制定了针对大客户的内部网战略,许诺将推出查询器和“97 办公室软件”。目前,微软公司已与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联手创立了有线新闻频道和网络地址。就这样,盖茨和他的伙伴们仅用了 6 个月的时间就使微软的网络业务重新兴旺起来,当然也就远远地避开了被淘汰的命运。

微软公司的转变之快着实令微软的竞争对手吃惊。当时,人们只知道是盖茨以迅猛的攻势,大刀阔斧地调整公司的战略之后才取得的辉煌成果。今天,人们终于明白,微软公司之所以能在险遭淘汰的困境中挣脱出来,并保住霸主地位,是与那 3 名程序员的督促与努力分不开的。盖茨对此曾深有感触地说:“此刻,我们还不能说我们已摆脱了险境。但是,我们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取得令人惊奇的成果。这才是在互联网络时代应有的态度。光辉啊光辉,你就在眼前;我们接纳,我们扩展!”这就是微软人的豪言壮语。

点评:

  1. 互联网络的时代,稍纵即逝,略有疏忽,便容易被潮流所抛弃。一向精明过人的比尔·盖茨也差点马失前蹄,酿成遗憾。好在微软公司财大气粗,一旦醒悟过来,便可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急起直追,这种雄厚的实力令竞争对手望尘莫。在外人看来,还要以为盖茨是以静制动,看准时机才大举进攻的又一高招了。

  2.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成长壮大到衰老灭亡的过程,企业的发展也是如此,商业历史上从来没有一家公司能够常盛不衰,永葆青春,要么因为其所在的行业逐渐衰落,要么因为公司本身的经营决策发生了重大失误,

都会导致公司最终被市场所淘汰,那些每每都能准确抓住时代脉搏,及时进行经营转移的公司也许只在理论上存在。微软公司所处的行业更是一个瞬息万变的领域,潮流变化之快简直让人目不暇接,这一次能抓住网络技术带来的机会已属偶然,谁又敢断言下一次它还能如此幸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