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未知领域的正大集团

正大集团的创始人是谢易初和谢少飞兄弟俩,1921 年两人创办了正大商行,销售从香港进口的菜籽和肥料,并逐步发展成为泰国最大的生产和出口以大米为主的农产品及其半成品的集团,为促进泰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成为泰国最大农工业集团的正大集团并没有就此满足。尤其是 80 年代后

半期,随着外国投资的急剧增长,泰国经济面临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从 1988

年开始,泰国经济的增长率连续 3 年保持旺势,消费需求急剧扩大,同时, 大批外国企业涌入,给泰国企业提供了广泛的商业机会。正大集团紧紧抓住了这个机会,创业者的儿子、在此之前一直推进养鸡事业的谢国民带领全体员工,积极扩大事业。在这个时期正大集团不仅在过去的农工业领域中扩大规模,而且还进入了一些完全陌生的领域。

首先,正大着眼于消费需求的急剧增加,1988 年取得了超级市场(早 7

点至晚 11 点营业)的营业权,挤进了零售业。为了集中处理加工食品集团, 和被誉为“批发超市”先驱的荷兰 SHv 霍尔登公司合资,成立了暹罗马库罗公司。为了扩充加工食品的花色品种,又和日本企业合资生产冷冻食品,如灭菌牛奶,冷冻罐装蔬菜和辣味酱油等。在此之前,正大集团还在 1985 年和三菱商社成立合资企业,大规模养殖黑鱼和虾。养虾及其加工业成了正大集团的核心事业之一。

另外,80 年代后半期,泰国正式开始开发多年悬而未决的东部沿海工业。在那里利用暹罗湾天然气的石化工程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许多大型企业都参加了这个项目。1989 年,正大集团也成立了泰国乙烯树脂公司,从事氯乙烯单体、氯乙烯树脂的生产,同时还生产合成皮革、胶卷、塑料玩具、雨衣等,总投资额超过了 100 亿铢。石化项目也是正大集团的新兴产业领域, 而其现今的发展引人注目。

更让泰国人与外国企业刮目相看的事。1986 年以后,外国企业急剧涌入泰国市场,现有的港口、公路等基础设施越来越赶不上需要,尤其是通讯网络的落后使外国企业大伤脑筋。大力发展通讯网络成为泰国经济发展的迫切课题。国营泰国电话公司决定以民营国有(民间企业建设、经营,一定期限后收归国营公司或国家)的方式,大规模铺设通讯线路,即在首都曼谷周围铺设 200 万条,在地方铺设 100 万条,共 300 万条,并向民间企业招标。结果,正大集团击败联合投标的日本与欧美企业,一举中标,而这时正大集团对于通讯业还是地地道道的外行。对正大集团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机遇,是向新事业迈出的一大步。

负责线路铺设工作的是正大集团和英国不列颠电信公司的合资企业亚洲电信,而交换机等铝材则由德国的西门子与法国的阿卡狄尔共同提供,与此有关,还与日本的儿玉化工合资,开始生产电话机零部件,正大集团在通讯业界的地位迅速加强。

1993 年 12 月,亚洲电信的股票在曼谷证券市场首次上市,股价大大超过了过去股价一直最高的曼谷银行,成为市场上最大的牌名。这一时期,正大集团还宣布将参加使用光缆电话线路的全泰有线电视项目。它与美国合资成立了泰国有线电视公司,1995 年初正式营业。在通讯业领域,集团不仅注重国内市场,而且还积极在中国等近邻各国发展,通讯业很可能成为正大集

团今后的中心事业。

正大集团最早进入中国市场是在 1981 年,在深圳地区和美国大陆谷物公司合资生产饲料以及发展养鸡事业。它在中国采用的生产方式也和在泰国采用的一样,即委托给附近的农家饲养,同时向他们销售饲料,然后将养肥的鸡买回,宰杀加工后销售鸡肉。现在,订有养鸡合同的农家已经遍及好几个省,而且,正大集团已占有了中国饲料市场的 4%,并计划 5 年后扩大到 10

%,成为中国的大型饲料工厂。

80 年代后半期,正大集团在泰国国内迅速扩大产业规模和产业领域的同时,在中国也迅速开始了产业的多样化。如在河南省洛阳市与日本本田技研进行技术合作,开始生产 125CC 型摩托车,在该省北部生产使用捷克发动机的 250CC 型摩托车,在上海生产啤酒,在海南养虾,在汕头经济特区生产乙烯等。

点评:

  1. 进入经营陌生领域需要根据一定的原则。一般说来,企业进入经营陌生领域是有一定风险的,但在存在充足理由时,应毫不犹豫地进入。例如, 泰国 80 年代消费需求急剧扩张,给外国经营公司提供了巨大的商业机会, 而正大公司囿于固有经营范围处于农业,难以抓住商业机会,所以需要进入陌生领域。

  2. 跨国经营有利于扩大消费群体。尽管泰国消费需求在 80 年代得到扩张,但相对于正大公司的雄心壮志,该舞台仍显狭小,因而走上了跨国经营之路,从而获得了较快的经济增长,1990 年的营销额超过了 700 亿铢(约合 28 亿美元),在当年美国《幸福》杂志上发表的除日本外的亚洲企业排名中居第八位,超过了泰国最大的产业财团暹罗水泥商社(第十位)。